2025年9月18日,IP顯示為浙江的博主@魚水產(chǎn)發(fā)了條視頻展示他剛拉回來的極品青魚,為什么說是極品青魚呢?
因為這條青魚的重量達到了120斤以上,最關鍵的還是全身無傷,甚至連一片魚鱗都沒掉!
要知道百斤青魚可不是大白菜,街邊菜市場就能見到買得到,并且在我們釣魚界,曾有一位名叫“老麻雀”的釣魚博主以5萬8的價格收購了一條百斤青魚,在當時也是惹出了不小的風波。
只可惜這條青魚上秤后并沒有100斤,甚至運送回家之后沒多久還死了,這種情況也是讓無數(shù)人感到遺憾,如今在看到視頻中的這條青魚之后,網(wǎng)友們似乎找到了彌補遺憾的可能。
先給大家科普個冷知識:青魚要長到 100 斤,野生環(huán)境下至少得 15~20 年。
就像人類從小孩長到成年人,青魚前幾年長得快,后面速度就慢下來了。長江流域的青魚壽命能到 30 年以上,但能活過 20 年的少之又少,更別說長到 100 斤了。
而且它們對水質(zhì)要求極高,稍微有點污染就活不了。這次浙江這條青魚,120 斤以上還全身無傷,簡直是 “魚中極品”。
要知道,2019 年西湖撈上來一條 122 斤的青魚,當時有人出價 6 萬 6 想買來放生,結(jié)果被 2000 塊賣給了酒店。為啥差別這么大?因為活魚和死魚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這條視頻下方可以看到大量網(wǎng)友的留言,只見他們紛紛艾特老麻雀,似乎是想趕緊告訴他,這里出現(xiàn)了一條極品青魚,趕緊來買走吧。
不過我卻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面對網(wǎng)友們的熱情,這位博主卻表示老麻雀出不上價,難不成是覺得5萬8買一條青魚,還給少了嗎?
很多人覺得,青魚不就是吃的嗎?菜市場十幾塊一斤,120 斤撐死 2000 塊。但這是普通青魚的價格,百斤以上的野生青魚早就脫離了 “食材” 的范疇。
2020 年千島湖釣上來一條 112 斤的青魚,當天就被金華釣友以 1.3 萬買走,專門養(yǎng)在自家池塘里當 “鎮(zhèn)宅之寶”。
去年湖南有條 136 斤的青魚,雖然受傷了,有一個養(yǎng)殖老板還是花 5 萬多買下來,他說如果魚活著至少值 10 萬。
為啥活魚這么值錢?首先是稀缺性?,F(xiàn)在野生百斤青魚越來越少,很多地方十年都難見一條。
其次是觀賞價值,大型魚在高端水產(chǎn)市場很受歡迎,一些私人會所、度假村愿意花大價錢買活魚裝點門面。更重要的是,活魚意味著無限可能。
它可以繼續(xù)生長,未來價值只會更高。就像收藏古董,完整的真品永遠比殘次品值錢。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網(wǎng)友惦記上了青魚石,然而博主卻表示活魚比取石更有價值。
提到百斤青魚,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青魚石。確實,青魚石是個寶貝,100 斤以上的青魚取出的石頭,稍微加工一下就能賣到幾千甚至上萬元。
但這次浙江這位博主卻說 “活魚比取石更有價值”,這話一點不假。
取石意味著魚必須死,青魚石長在喉嚨深處,想完整取出來幾乎不可能,而且取石過程會對魚造成致命傷害。
活魚的生態(tài)價值更高:一條百斤青魚在自然水域能起到調(diào)節(jié)生態(tài)的作用,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證明。
如果釣魚場有這樣一條 “魚王”,能吸引大量釣友前來,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遠超賣魚本身。
從文化層面看,活魚還有特殊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魚象征著吉祥、富足。
百斤青魚更是被視為 “祥瑞之物”,一些地方甚至有 “放生大魚積德” 的習俗。把這樣一條魚養(yǎng)起來,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為啥博主說老麻雀出不上價?這就得聊聊青魚市場的變化了。
前幾年,青魚石炒作很火,很多人買魚就是為了取石,導致百斤青魚價格虛高。
但這兩年,隨著青魚石市場逐漸飽和,活魚的價值開始被重新評估,綜合價格或許比不上前幾年,但是這種無傷青魚,活著卻比取魚石更有價值。
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你覺得怎么處理這條120斤的青魚,才是最為妥當?shù)哪兀?/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