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滿洲之起源,滿族有一個“天女所生”的傳說,最早的記載出現(xiàn)在《舊滿洲檔》中,其大意是有恩古倫、正古倫、佛古倫三位仙女在布兒湖里泊沐浴,其中最小的佛古倫吞食神鵲所街的朱果而懷孕,最終生下了一男,名布庫里英雄。此人長大后,自成一族,建立起了滿洲國。其他文獻都多多少少記載了此傳說,但加工痕跡明顯。
不僅滿洲有如此傳說,東海女真也有同樣的傳說。1635年,后金軍俘虜了虎爾哈的一名叫穆克西科的人,他給皇太極講述了以上的傳說,這也說天女起源的最早記載。部分學者認為,皇太極在聽此傳說之后,就將指嫁接在本部傳說之上。但虎爾哈人的傳說中提到“其同族即滿洲部是也“,皇太極也說“較從前所獲各處虎爾哈,此地人民語言與我國同”,“爾我本是一國之人”。
其實,東?;柟撕蜐M洲人有同源的關系。滿洲是南遷的支系,而虎爾哈人是沒有遷徙的支系,兩者有同樣的傳說也就不足為奇。東?;柟艘簿褪乾F(xiàn)在的赫哲人,生活在牡丹江和松花江交匯一帶,這里也正好是金國胡里改人的居住之地。
赫哲人
根據(jù)傳說,布兒湖里泊就是滿洲起源之地,但湖泊的位置難以考證,有學者認為是黑龍江干流上的江東流水四屯,有學者認為是長白山天池,還有學者認為是今天的鏡泊湖。從傳說中看,鏡泊湖的說法相對合理。
史料記載布兒湖里泊有三大特征:一,“周圍百里”,說明面積很大,在整個女真活動地區(qū)只有鏡泊湖和興凱湖達到此規(guī)模,而興凱湖則遠超此規(guī)模;二,地理位置上,位于長白山東北,“距黑龍江一百二三十里”?!肚逄嫖浠实蹖嶄洝酚涊d布兒湖里泊“在長白山之東北”,這就排除了長白山天池之說。而《滿洲舊檔》記載此湖泊,“距黑龍江一百二三十里”。
此處的黑龍江就是現(xiàn)在的松花江,因為古人認為黑龍江發(fā)源于長白山,誤將松花江視為黑龍江干流,《大金國志》記:“長白山,黑水發(fā)源于此,舊名粟末河,契丹目為混同江?!薄杜f滿洲檔》《滿洲實錄》注記:“薩哈連即混同江,一說黑龍江是也,此源從長白山發(fā)出。”從距離上看,鏡泊湖也是最接近的。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記載:“先世發(fā)祥于長白山……山之東,有布庫里山,山下有池,約布爾湖里。”此文獻是后來清朝編撰,對神話傳說進行了美化,并且將祖先起源地和金國傳說中的神山——長白山嫁接,實則是為了彰顯正統(tǒng)的做法,不可信。
但不管如何,我們都沒必要太拘泥于傳說中的描述,畢竟傳說只是口口相傳的一些記憶構成,這些記憶總會不斷被修改,其最初的樣子已經(jīng)無法得知。例如這個湖泊,說不定就是某個毫不起眼的小池,只是后來被渲染夸大了。我們更應該從傳說中找到某些民族演變的信息。
我們仔細端詳這個傳說,會發(fā)現(xiàn)此傳說和商朝始祖起源的傳說十分相似?!妒酚洝ひ蟊炯o》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我曾經(jīng)寫過相關的文章說過,商朝的始祖實際上就起源于東北遼河流域,商朝始祖“鳥生”的傳說一點也不奇怪。當時東方的部落大多以鳥為圖騰,商朝就是如此。而東北各民族都有鳥生的傳說,而古代東北的扶余、高句麗、渤海等民族也有類似的傳說。
傳說中的女子是在野外沐浴,吞食野果或者鳥蛋而懷孕,這實際上反映了母系氏族時代末期的婚姻習俗,這種習俗在貴州、云南保留比較久。女子在外野合而懷孕,將在本部落生育,生下的孩子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這個孩子長大后,又單獨成為了一個部落,可見開始過渡到了父系始祖時代。商朝的契、先周的后稷都是本族第一位男性始祖。
雖然神話傳說有助于人們了解滿洲的起源,但是難以明確其世系。努爾哈赤曾說自己的祖先是天女所生,努爾哈赤斥責烏拉部貝勒布占泰說,已之祖先為天女所生,“乃十世、十五世以來的事”。從《武皇帝實錄》記載分析,從滿洲始祖到努爾哈赤至少也有十二世。努爾哈赤是孟特穆的六世孫,兩者共七世。朝鮮的《李朝實錄》記載孟特穆父的揮厚為第五世。就算按照十二世計算,布庫里英雄生活的年代在金朝。
金國時期,滿洲的先祖胡里改部等居住在牡丹江流域。金國在牡丹江流域設胡里改路,又稱呼爾哈路,很明顯“呼爾哈”也就是“虎爾哈”。胡里改和虎爾哈都來自于河流名字,金國稱牡丹江上游為胡里改江或者虎爾哈河。1126年,金國制造靖康之變,擄徽欽二帝北上,其大部分被俘虜之人就被安置在胡里改路的五國城。想必這些俘虜后裔都融入到了胡里改人之中。
根據(jù)傳說,布庫里順流而下,最終在在一個兩江交匯的渡口上岸。他平息此地三姓部落的爭奪,取當?shù)夭孔逯疄槠蓿饾u形成了滿洲部落。這里的渡口,正好是牡丹江和松花江交匯的依蘭,中原、朝鮮記載的滿洲先祖胡里改部等也正好居住于此。在滿語中,“三姓”稱為“依蘭哈喇”,這就是“依蘭”一詞的來源??滴跄觊g,曾在依蘭五國城村祥龍屯初設三姓城,清朝時期的依蘭三姓是葛依克勒、胡什哈里、盧業(yè)勒,和傳說中的三姓是否一致就不得而知了。
金國早期,胡里改部原本不屬于女真,但被女真所征服,被納入到金國的統(tǒng)一管轄范圍之內(nèi),并被編入猛安謀克之中。金國中后期,上京空虛,就遷徙了胡里改部的兩個猛安到五國城一帶,胡里改人開始在此定居,逐漸融入到女真部落之中。
元朝時期,在胡里改等部落設置了五大萬戶府,分別是桃溫(今湯旺河古稱,在黑龍江湯原縣香蘭鄉(xiāng)固木訥古城)、胡里改(治所在黑龍江依蘭縣)、斡朵里(府治在依蘭縣境馬大屯附近)、脫斡憐(今黑龍江樺川)、孛苦江(一般認為在今黑龍江富錦縣西南境)。元末明初的時候,五個萬戶只剩下了桃溫、胡里改、斡朵里三個萬戶。
根據(jù)朝鮮史料《龍飛御天歌》的記載,斡朵里部的首領猛哥帖木兒姓夾溫,而《李朝實錄》則記載他姓童(?。?。夾溫就是金代的夾谷(清朝翻譯為覺羅),轉(zhuǎn)為漢姓就是仝,《金史·國語解》解釋“夾谷曰仝。”仝發(fā)音為“tong”,后來為了方便就直接寫作了童或佟,現(xiàn)在依然是滿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金朝的一個著名大臣叫夾谷清臣,他居住在胡里改路的恒篤。夾谷清臣的女兒曾入宮為妃,他自己也后來升職為尚書左丞,進平章政事,并被封為芮國公。夾谷姓乃是金國地位最高的姓氏之一,在金宣宗時期,西京副統(tǒng)程琢因功勛卓著,獲得“夾谷氏”的賜姓,但他依然不滿意,要求再賜國姓。金宣宗最終為其改賜完顏。
胡里改部原姓氏為古倫(國倫),而《李朝實錄》明確記載,胡里改路的首領阿哈出姓金。在女真語中,“國論”即“國姓”之意,那么說古倫姓就是金氏也的確說得過去。此外,胡里改部酋長也被記載為完顏氏,該部在明末稱為“完顏部”。從這些線索來看,滿洲五部中的胡里改(完顏部)則可能是金國王室后裔。
據(jù)古籍記載,猛哥帖木兒堂弟于虛里之孫童清禮曾說“大金乃我遠祖,其強莫”。當然,這里可能攀親的嫌疑,所以我們還要參考其他的資料。朝鮮位于長白山之南,對女真的歷史也了解比較多,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資料,例如朝鮮的成俊、李克均認為“兀良哈乃野入中平民,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說滿洲各部是大金后裔,只是一種大概的說法,只是認為滿洲是金國人后裔,并非認為滿洲就是金國皇族后裔。
斡朵里和胡里改等部落自古就相互通婚,到明末已經(jīng)基本融為一體。努爾哈赤是斡朵里部之人,姓佟或者覺羅,他后來子孫將胡里改部的金(愛新)也加上,也就變成了“愛新覺羅”,如此做法,自然是以此表示繼承金國之大統(tǒng)。
至于網(wǎng)上流傳的“滿洲起源于西伯利亞通古斯”的言論,則是明粉編造的謠言,其目的是為了從民族起源上宣傳滿蒙非中國論,配合日本分裂中國,用心險惡。而且其理論也沒有搞清楚通古斯的概念,因而牽強附會甚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