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
深以為然。
年少時,我們總想擁有更多: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朋友,更多的財富,更多的經(jīng)歷。我們以為,擁有的越多,人生就越豐富。
隨著年齡漸長,我們才慢慢明白:人生不是擁有越多越好,而是越簡單越自在。
真正的成熟,不是變得越來越世故,而是回歸天真;不是對外界的征服,而是與自己的和解。
成熟,是接納不完美的勇氣。
小時候,我們總是非黑即白,對錯分明。我們認為世界應(yīng)該是完美的,人應(yīng)該是善良的,事情應(yīng)該是公平的。
直到經(jīng)歷了世事,我們才明白:世界是復雜的,人性是多面的,生活是充滿遺憾的。
成熟,就是看清這些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就是接受不完美,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蘇軾一生坎坷,多次被貶,但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寫下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他在逆境中與生活和解,找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與豁達。
成熟,是控制情緒的能力。
人在年輕時,容易情緒化。一點小事就可能讓我們欣喜若狂或者沮喪不已。我們總是輕易地表露情緒,也容易被情緒左右。
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能夠掌控情緒。他們明白,情緒是自己的,不應(yīng)該轉(zhuǎn)嫁給別人;情緒是暫時的,不應(yīng)該影響長遠的決定。
康德說:“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真正的自由,是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成熟,是看淡得失的豁達。
人生有得有失,本是常態(tài)。但年輕人往往執(zhí)著于得到,恐懼于失去。得到時欣喜若狂,失去時痛苦不堪。
成熟的人明白:得與失都是相對的,有時候得到是一種失去,失去是一種得到。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當下看是壞事,長遠看可能是好事;當下看是失去,長遠看可能是獲得。
楊絳先生在經(jīng)歷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的巨大悲痛后,依然筆耕不輟,寫下了《我們仨》這樣的感人作品。她看淡生死得失,與命運和解,活出了生命的厚度。
成熟,是懂得取舍的智慧。
人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要。年輕時要嘗試,要探索,要積累;成熟后要選擇,要專注,要精簡。
成熟的人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是應(yīng)該放手的。
喬布斯說:“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復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理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取舍,知道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成熟,是包容不同的胸懷。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別人的都是不好的。
成熟后,我們才明白:世界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境和選擇。我們可以不認同,但要學會尊重和包容。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成熟的人,能夠尊重差異,求同存異,與不同的人和諧相處。
成熟,是承擔責任的態(tài)度。
年輕人往往追求自由,不愿意承擔責任。成熟的人明白:自由與責任是一體的,真正的自由是帶著責任前行。
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對自己的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這種責任感,是成熟的重要標志。
曾國藩說:“大事看擔當,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擔當,是成熟最重要的品質(zhì)之一。
如何走向成熟?
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
多經(jīng)歷,在事上磨練。經(jīng)歷越多,見識越廣,心胸越開闊。
多反思,在靜中觀心。定期反省自己,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
多讀書,在書中明智。與智者對話,提升認知境界。
多包容,在相處中成長。接納不同,包容他人。
成熟,是生命的秋天。
如果說青春是生命的春天,充滿生機卻也稚嫩;那么成熟就是生命的秋天,豐碩而沉穩(wěn)。
成熟不是變得世故圓滑,而是回歸本真;不是變得冷漠無情,而是理性溫暖;不是放棄追求,而是懂得取舍。
愿你在成長中走向成熟,在成熟中獲得智慧,與生活和解,與自己和解,活出從容自在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