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晨1時許,夜幕籠罩下的中老鐵路磨憨站至勐臘站區(qū)間,迎來15頭特殊“客人”——一群野象從鐵路線附近的玉米地走出,靠近鐵路防護柵欄,最近處不足2米。
同一時間,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普洱基礎設施段調度監(jiān)控中心內,值班人員通過中老鐵路亞洲象預警系統(tǒng)收到提示,立即按下“紅色警報”按鈕。無人機空中巡查、列車啟動限速,各部門聯(lián)動措施迅速落地,值班人員持續(xù)遠程緊盯象群動態(tài)。
中老鐵路連接昆明與萬象,沿線穿越山地、河谷及熱帶雨林,途經的西雙版納不僅有我國最完整的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的核心棲息地。為實現(xiàn)鐵路與象群和諧共處,從建設初期到運營階段,多重防護體系持續(xù)筑牢。
建設初期:設計者們便將亞洲象安全納入核心考量,通過“延長隧道”“以橋代路”等設計構建起物理隔離屏障,設置專門的生態(tài)通道,最大限度減少對亞洲象棲息地的影響。鐵路部門在野象活動區(qū)附近的線路區(qū)段專門修建了數(shù)十公里的野象防護欄,采用可抵抗成年亞洲象沖擊的“鋼柔雙態(tài)防護”柵欄,實現(xiàn)對鐵路大動脈暢通與亞洲象生存安全的雙向守護。
運營階段:科技賦能防護。2024年12月上線的亞洲象預警系統(tǒng),采用“視頻+熱成像”雙光譜攝像機與振動傳感器,實現(xiàn)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控、預警及象群軌跡追蹤;配合聲屏障、智慧安防視頻系統(tǒng)、巡防崗亭,形成立體式、全時段防護網。
聯(lián)動機制:多方協(xié)同響應。鐵路部門與地方政府、林業(yè)部門、沿線護象站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當象群進入距鐵路500米范圍,系統(tǒng)自動預警,值班人員啟動列車分級限速,確保應急響應高效。
自開通以來,依托智能預警、物理隔離與聯(lián)動機制,中老鐵路始終保持運輸秩序良好,與亞洲象和諧共處。這條跨境鐵路不僅為沿線帶來發(fā)展機遇,更成為人與自然生態(tài)和諧共生的生動縮影。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殷學合 楊義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