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
人性都是逐利的,在有錢的時候,看不清人情真假。
窮過一次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什么才是假的。
然后,自己才會在接下來的人生路途里,活得更清醒,過得更獨(dú)立。
人窮見真情
有錢時,你的朋友最多。
但只有在沒錢時,你才能看見誰才是真心的。
事實(shí)上,人在窮困的時候,也最能見識人心。
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兩人一起做生意。
管仲總是多分錢,鮑叔牙卻說:“他不是貪財,是家里窮。”
后來,管仲被囚禁,鮑叔牙也是在全力救他,甚至還推薦他當(dāng)宰相。
真正的朋友,是在你困難的時候,知道怎么做才是對你好。
而所謂的假朋友,其實(shí)對大家的關(guān)系,只會拿利益和金錢來衡量。
王勃說:“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p>
人窮時,自己固然要變得更堅(jiān)強(qiáng),不能放棄理想。
但同時,也要清楚這么一個真實(shí)的現(xiàn)象,就是這時候還有愿意幫自己的人,才是真朋友。
可以說,患難見真情,人窮也是。
人窮見人品
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最能反映他人的人品,以及自己做人做事的水平。
正所謂富貴時看教養(yǎng),貧窮時看品行。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秉性,就有什么樣的言行舉止。
東漢朱暉有個同鄉(xiāng)叫張堪,臨終前托他照顧自己的妻兒。
其實(shí)當(dāng)初的朱暉也并不富裕,但他卻經(jīng)常接濟(jì)張家。
自己兒子非常不解,他如此說:“一諾千金,既然答應(yīng)了就要做到?!?/p>
《論語》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君子哪怕自己也窮,也會始終堅(jiān)守住自己原則。
但是小人卻不同,這些人一旦陷入窮困,就亂來了,哪里還去顧及情義?
人窮見人品,那些能做到人窮志不短的人,才是真君子。
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讓人覺得靠譜,值得信賴的。
人窮見真心
貧窮時,你才能看清自己真正要什么。
同時,也才能看見別人對自己真心與否。
事實(shí)上,人性只有在“窮途末路”的時候,才會展露無遺。
戰(zhàn)國時,白圭做生意始終堅(jiān)守自己的原則。
糧食豐收時他主動收購,歉收時他也會平價賣出。
他說:“我不是奸商,只想幫百姓度過荒年?!?/p>
雖然自己少賺了一些錢,卻贏得了別人信譽(yù),這何嘗不是一筆財富?
就像莊子說的:“真者,精誠之至也。”
人生在世,做人做到真心實(shí)意,其實(shí)才是最珍貴的。
人窮一次,實(shí)際上是老天給的照妖鏡,因?yàn)檫@個時候你會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照出真假朋友,照出人品高低,照出真心假意。
所以說,一時的貧困和貧窮,也不是壞事,起碼能讓你看清很多真相。
之后,自己也才能活得越來越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