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600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決定讓9歲的阿斯女兒舒克繼續(xù)homeschool(在家學習)。算下來,這已經是第3個學期了!
回想1年前,當時我和老公做出這個決定,原本只是權宜之計。那時孩子小學一年級升二年級,因為跨省搬家導致學籍銜接不順,我們才臨時選擇了在家教育。
沒想到,這種學習方式讓我們越嘗試越喜歡,不知不覺就堅持到了現在。
圖文 | 舒克和媽媽
編輯 | Jarvis
做出這個決定,并非完全主動
在中國選擇讓孩子在家接受教育(homeschool)的家庭,我想多數最初都帶著幾分無奈。我們就是如此。
在我們家的觀念里,一家人團聚比什么都重要。因此這些年無論是出國還是回 國,我們始終整整齊齊地在一起。然而當孩子到了入學年齡,這份對團聚的堅持卻讓“自由”成了奢侈品。
搬到長三角這座小城后,我首先嘗試通過正規(guī)渠道為孩子聯系學校。然而打遍周邊公立學校的電話,不是無人接聽,就是被告知必須按照戶籍、積分等規(guī)定辦理。
雖然可以通過單位解決孩子入學問題,但我就是想看看,在不依托任何關系的情況下,孩子能否正常入學。結果,呵呵。
結合多次觀望,考慮到女兒具有阿斯伯格綜合征特質,以及一年級時她被誤解和排斥的經歷,我對傳統(tǒng)學校還是心有顧忌。既然如此,不如先在家自學,再慢慢尋找合適的學校。
然而沒想到,homeschool竟意外開啟了“真香”模式。
舒克和伙伴一起畫畫
我們所在的小區(qū)居住著不少外國家庭。舒克在家學習不到一個月,同層的澳洲鄰居就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他們有個比舒克大一歲的男孩,在家學習已經一年了。
他們選擇homeschool有兩個原因:一是覺得周邊教育資源一般,二是考慮到將來回國后不用面對那么大的學業(yè)壓力。
更巧的是,后來我又遇到了2個年齡相仿,情況相似的孩子。她們來自非英語國家,中英文都只會一點點,因為語言障礙加上父母主張自由成長,所以選擇了在家教育。
有趣的是,這幾個孩子有個共同點——他們的父親都是博士。這讓我感受到,接觸多元文化的人,似乎對教育方式的多樣性也更容易接受。于是參照物和彼此交流感受的伙伴,我安心了不少。
接下來的時光里,孩子們每天有自完成學習計劃的時段,也有組團出去運動、玩耍的時光。加上平時的興趣班和周末的少年宮活動,小型社交圈已然形成,我突然覺得這種模式未嘗不可。
這一年多啥感覺?超級爽
舒克屬于譜系邊緣,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下情況非常穩(wěn)定,所以我跟鄰居們說了她的情況后,大家都表示看不出來,也沒任何排斥的舉動。
但在學校集體大環(huán)境,尤其是不能第一時間得到支持的情況下,她的情緒很容易波動。她在社交技巧上有所欠缺,行為和心理都還比較幼稚,所以難免會被個別同學取笑,而這種負面反饋,她能感受到,卻不知該如何應對。而且這種負面情景帶來的感受,會在她的記憶中持續(xù)很久。
舉個例子,即便離開學校很久,她仍會不自覺地重現當時的情景,比如玩著玩偶時會突然念叨:
"都怪你離開座位,給我們組扣分";
"我們組不想要你";
"你是全班最淘氣的"
這些話語背后,是她難以釋懷的校園記憶。
還有次體能課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我提前到場旁觀,目睹一個小女孩不斷向教練告狀,說舒克打她,還拒絕讓舒克排在她后面。教練沒多問就給舒 克調換了位置。
課后我耐心詢問,舒克突然委屈地大哭:“是她先推我的!教練說上課不能說話,她卻一直告狀......我很守紀律,都 沒有找教練......”
后來我跟教練協(xié)商,調取了監(jiān)控,證實了舒克的說法。我能理解舒克的處理方式。在她單純的認知里,“上課不能說話”就是必須遵 守的規(guī)則。我也知道小朋友間并無惡意,因為舒克體育本是弱項,容易拖隊友后腿,所以大家想辦法不跟她一組。
作為母親,我不能強迫其他小孩子包容舒克,也不愿意讓她心里留下太多的負面記憶,我很怕隨便找個學校會給她再次帶來傷害。因此在再次擇校時格外謹慎。沒想到,本計劃過渡的居家學習反而帶來了意外驚喜。
每周三的博物館日
首先是環(huán)境。文化背景各異的鄰居們彼此尊重、互相包容,加上孩子不多,人際關系簡單,舒克 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在這種狀態(tài)下,她的情緒管理和行為控 制都有了顯著改善。從小團體開始,慢慢向興趣班和少年宮的大團體過渡,她逐漸在集體生活中找到了舒適的感覺。
然后是時間。我們可以根據她的特點靈活安排日常內容,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學習,我們特別加強了運動訓練和博物館之行。
這一年里,她學會了拍球、跳繩、游泳和騎自行車——這些是在學校里想都不敢想的進步。
隨著運動能力的提升,她的整體協(xié)調性和自控力也都明顯增強。更重要的是,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打卡作業(yè),她實現了每晚9:30前入睡的目標。
再說說學習進度方面。舒克的發(fā)展極不均衡,我們也根據她的情況,選擇了合適的教學內容。
目前她的語文與公立小學同步;
數學采用新加坡教材,進度稍緩但更注重理解;
英語已經能夠自主閱讀繪本;
科學課甚至接觸到了高中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
對我來說,省去了路上接送時間,避免了繁瑣的家校活動,減少了許多無謂的焦慮。當我精神不再緊繃,發(fā)現自己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這一年里,我不僅全程陪伴孩子成長,還堅持閱讀、寫作、運動,甚至開啟了攻讀在職碩士。
別輕易效仿,這是步險棋
舒克不是牛蛙,甚至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乖學生。因為阿斯伯格綜合征和多動問題,她在學校被束縛較多,思想較為緊張,居家寬松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她探索,各項能力反而提升了不少。
但我并不認為這種模式適合所有的阿斯孩子,也不建議大家輕易效仿。我們能堅持下來,有不少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教育資源方面。朋友時不時為我們提供國外課堂進展,這讓我能了解、整合國內外同齡孩子的學習狀況,加上對舒克的足夠了解,能夠根據她的個性化需求靈活調整教學方案。
舒克自己制定學習計劃
其次,社區(qū)環(huán)境是我們選擇的另一大優(yōu)勢。我們現在居住的環(huán)境屬于郊區(qū),但規(guī)格比較高檔,小區(qū)服務很好,鄰里關系也格外融洽。
在這里,孩子可以自由活動:幫鄰居跑腿送東西、去物業(yè)取快遞,甚至能獨立到樓下便利店購物——小家伙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賒賬呢!
這樣讓我開始思考,社區(qū)融某種程度上是不是比校園融合更重要?因為孩子終究要長大,走出校園。校園外的集體環(huán)境,很少再有整體密集地和某一群體待在一起,遵守一些嚴格的規(guī)則的情況。
對于成年人來說,不管生活還是工作,很多時候都是相對獨立或者三三兩兩地處理事情。以終為始,如果舒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夠舒適獨立的做事情,也不錯呀!
再者,強大的支持系統(tǒng)是我們的堅實后盾。遠在老家的父母始終給予全力支持,只要一個電話,我的老母親就會立即訂機票趕來幫忙。而且跟我要好的幾個朋友在我疲憊時,也能夠隨時聽我碎碎念,為我提供精神支持,甚至還會在每次回國時,給我?guī)硗浇滩摹?/p>
可貴的是,我和先生三觀高度契合。我倆雖然外表溫順,骨子里都帶著不羈的靈魂。面對外界的質疑,我們總能一笑置之。
在教育分工上,我負責日常教學,先生則把握大方向,工作之余,先生也總是盡可能多地陪伴家人,有時甚至等我們入睡后繼續(xù)加班處理工作。
至于大家一定關心的經濟,我們不算富裕,但也衣食無憂,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讓我們感到踏實而滿足。
很多人問我:“會不會考慮讓舒克重返校園?”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這學期開始,之前和舒克一起在家學習的小伙伴們,有的回國了,有的搬走了,她也開始主動提出想回到學校。
要知道,以前每次提到這個話題,她都是拒絕的。既然她現在有了這個意愿,我們自然開始為返校做準備。
比如,我們不斷和她強調學校的規(guī)則及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和處理方式,并時不時模擬這些情況,看她的反應;
同時,增加了她在少年宮的課程量,這種興趣班和學校之間的過渡模式,能夠幫她提前做個準備;
此外,我們也在對比不同的學校,希望能找到氛圍相對寬松的;
最后,即使入校,我們也計劃循序漸進,先從半天開始適應……
當然,如果她融入得不順利,我們也完全支持她隨時回家。畢竟,讓她在感到舒適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fā)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yōu)。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有任何問題點擊“閱讀原文”咨詢“AI顧問”——你的專屬個性化AI督導,專業(yè)又懂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