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nóng)村地區(qū),部分村民存在一種誤解,認為這個水源是源于自己的承包山、責任田,或者自己一直使用,那這個水資源便屬于自己所有。其實不然,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fā)、利用水資源,并保護其合法權(quán)益,因此對于水資源,個人只有使用權(quán)。近日,資源縣人民法院車田法庭審理一起農(nóng)村水源糾紛案件,原告要求獨享水源,法院怎么判?
張龍與張虎、趙三(化名)同為資源縣車田苗族鄉(xiāng)某村的村民,張龍使用山上的一處水源進行水田灌溉,需要灌溉的水田離該水源約有1公里的距離。張虎、趙三兩戶也從該水源處引水用于家庭生活,分別接了八分管用于取水。近年來,因為天氣干旱,張龍與張虎、趙三多次因用水產(chǎn)生糾紛,原告張龍遂向資源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張虎、趙三從別處取水,原告要獨享該水源的取水權(quán)。
原告能要求獨占該水源的取水權(quán)嗎?
答案是否定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水法》第六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fā)、利用水資源,并保護其合法權(quán)益。開發(fā)、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的義務”。原、被告作為同一村的村民,應當按照公平合理、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有效合理地利用該處水資源,禁止任何人強行獨占或破壞。同時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開發(fā)、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顧農(nóng)業(yè),工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本案中兩被告從該水源取水用于生活的權(quán)利應當?shù)玫絻?yōu)先的保障。原告對于使用該水源進行灌溉并不具備排他的使用權(quán),且經(jīng)本院勘查現(xiàn)場,兩被告只取了該水源處部分水源,接至家中的水管處也安裝了水龍頭,不存在接水后會直接導致原告水源干枯的情況。兩被告都用儲水罐將接到的水進行存儲,也不存在浪費水資源的情況。
故資源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原告張龍向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在使用時需要統(tǒng)籌兼顧,綜合利用。為了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作為同村的村民,理應在友好協(xié)商的情況下解決矛盾。雙方因為取水問題產(chǎn)生了糾紛,村委、鄉(xiāng)鎮(zhèn)、法院均組織雙方進行調(diào)解,希望大家能有效合理地共同利用該處水資源,提出可以共同修建蓄水池等方案協(xié)調(diào)解決,原告要求必須由其單獨使用該處水資源,該做法既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還會造成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并且于解決問題無實際意義,因此并不可取。雙方以后在共同使用該水源時也要合理利用,節(jié)約并保護水資源,同時互相體諒,若遇干旱季節(jié),使用水資源時要厲行節(jié)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