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終鎖定了俄羅斯的關鍵要害,烏軍將所有導彈集中瞄準這一目標發(fā)起猛烈攻擊,其打擊效果已遠超澤連斯基的預期。
此前,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土的縱深打擊主要聚焦于軍事基地、武器制造廠、彈藥儲備庫以及指揮中樞等目標,盡管這些行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并未從根本上動搖俄羅斯的戰(zhàn)爭能力。
自2025年8月以來,烏軍戰(zhàn)術發(fā)生戰(zhàn)略性轉變——持續(xù)對俄羅斯煉油廠實施系統(tǒng)性打擊。
這一調整很快便展現出顯著效果,意味著基輔方面最終探尋到了克里姆林宮的“經濟關鍵要害”。
01.精準打擊新戰(zhàn)略:軍營轉向煉油廠的致命一擊
相較于以往遭受攻擊的軍事目標,煉油廠有著顯著不同的特征:其占地面積廣袤,且存儲著大量易燃易爆物質,同時防護措施相對薄弱。這樣的特性使得煉油廠極易成為無人機或導彈攻擊的目標,一旦遭受攻擊,極易引發(fā)大規(guī)模火災和劇烈爆炸,進而導致長時間的停產。尤為關鍵的是,煉油能力對于俄軍前線燃料的穩(wěn)定供應以及國家財政收入的維持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烏克蘭軍隊常常采用多架戰(zhàn)機組成大規(guī)模集群的方式發(fā)動襲擊,并實施飽和式打擊戰(zhàn)術。在目標選擇方面,其攻勢并非零散無序,而是集中力量對年產能超過千萬噸的國家級煉油化工樞紐進行重點打擊。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通報,9月20日凌晨,在總參謀部指揮下,烏克蘭武裝部隊無人系統(tǒng)部隊對俄羅斯多座煉油設施發(fā)起襲擊:
1.薩拉托夫煉油廠位于薩拉托夫市,占俄煉油總產能約2.5%(或2.54%),年加工原油超700萬噸。襲擊后現場發(fā)生爆炸和大火,州長稱一棟住宅樓受損、1人受傷。
2.新古比雪夫斯克煉油廠位于薩馬拉州,是俄石油公司(Rosneft)在該地區(qū)最大煉油廠,年設計加工原油超880萬噸,也是Su-27等戰(zhàn)機航空燃料主要生產基地。襲擊后,廠區(qū)爆炸起火,且這是該煉油廠多次遭烏無人機襲擊后的又一次遇襲。
3.薩馬拉線性生產調度站位于普羅斯韋特市,負責混合高硫與低硫原油生產占俄出口總量50%的“烏拉爾”原油,烏特種作戰(zhàn)部隊襲擊了該調度站。
9月18日凌晨,烏克蘭特種作戰(zhàn)部隊用遠程無人機襲擊俄伏爾加格勒煉油廠,爆炸聲不斷,該廠被迫全面停產。此煉油廠是俄南部最大燃料潤滑油生產企業(yè),年原油加工約1570萬噸,占俄全國總量5.6%,對保障俄軍燃料供應很關鍵。
在8月期間,烏克蘭針對俄羅斯的煉油廠展開了一系列密集的無人機攻擊行動,導致其中4家煉油廠全面停產,另有5家煉油廠部分停工,整體煉油產能因此減少了超過10%。受此影響,俄羅斯國內汽油價格急劇攀升,漲幅高達50%,同時汽油出口也被迫暫停。此外,隨著烏克蘭自主研發(fā)的“火烈鳥”導彈即將投入使用,俄羅斯的能源基礎設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威脅,預計到年底,其煉油產能可能會減少20%。
具體襲擊情況如下:
8月2日,烏無人機襲擊俄石油公司旗下年產1380萬噸的梁贊煉油廠,同日還襲擊了新庫伊比雪夫斯基煉油廠,薩馬拉州州長證實了此次襲擊;
8月7日,俄克拉斯諾達爾地區(qū)阿菲普斯基煉油廠遭襲,火災次日撲滅,該廠2024年加工原油720萬噸;
8月10日,烏無人機襲擊俄南部薩拉托夫煉油廠,這是該廠當月第二次被襲;
8月13日上午,俄在線媒體ASTRA報道,烏無人機襲擊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qū)斯拉維揚斯克ECO煉油廠,碎片致儲油罐起火,過去一年半該廠多次遭不明無人機襲擊;
8月15日,烏無人機襲擊俄薩馬拉地區(qū)西茲蘭煉油廠,當地居民聽到至少十聲爆炸,該廠隸屬俄石油公司,年加工原油890萬噸,生產多種油品;
8月24日,烏無人機再次襲擊西茲蘭煉油廠,薩馬拉州州長證實襲擊引發(fā)大火。
02.大型煉化基地遭受重創(chuàng):產能呈斷崖式下滑
據統(tǒng)計,自8月以來,烏克蘭已對17家俄羅斯煉油廠發(fā)動27次襲擊,累計癱瘓俄羅斯約8000萬噸年煉油產能,占到全國總量的32%。
烏克蘭持續(xù)對俄能源設施發(fā)動無人機襲擊,已導致俄羅斯境內多家煉油廠被迫停工,國內成品油供應日趨緊張。種種跡象表明,烏方這一打擊策略正在產生實質效果。
圣彼得堡國際商品原料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近期A-92汽油銷量大幅下滑21.7%,降至15600噸,創(chuàng)2023年以來新低;A-95汽油銷量也環(huán)比減少15.5%,僅售出12060噸。
為緩解供應缺口,俄羅斯政府已全面暫停汽油出口。據估計,該禁令可為國內市場增加約15萬噸燃料。然而分析師謝爾蓋·考夫曼指出:“即便實施出口限制,受損產能仍難以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凸顯出當前能源形勢的嚴峻性。
俄羅斯燃料短缺的情況不斷加劇,已從遠東地區(qū)和克里米亞蔓延至歐洲部分的多個重要地區(qū)。今年以來,俄羅斯國內汽油價格飆升,漲幅高達50%,這一狀況對軍隊運輸、民用交通以及農業(yè)機械的使用均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根據路透社預測,2025年9月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預計將環(huán)比下降3%,同比去年9月更是大幅減少23%,這將進一步加劇該國財政壓力。若該趨勢持續(xù),普京政府為軍事行動提供資金的能力或將受到顯著影響。
03.火烈鳥導彈加入打擊后,俄煉油產能將損失更多
烏克蘭軍方聯(lián)合情報部門用無人機與導彈混合編隊,空襲俄本土煉油廠。本月烏方宣稱,今年遠程打擊已讓俄損失740億美元,近四成襲擊深入俄境內至少500公里。戰(zhàn)線壓力下,打擊俄關鍵能源產業(yè)被烏視為反擊莫斯科、彰顯勝利必然性的重要手段。烏取得顯著戰(zhàn)果得益于自主武器系統(tǒng)突破,FP-5“火烈鳥”重型巡航導彈列裝扭轉戰(zhàn)場態(tài)勢。該導彈射程3000公里,可攜1噸高爆彈頭,載荷遠超此前無人機,造價僅為西方同類導彈三分之一,破壞力強。
軍事專家、博客Futura Doctrina作者米克·瑞安稱,每枚成功命中的火烈鳥導彈憑借1150公斤彈頭,破壞力是現有烏無人機十幾倍,雖非靈丹妙藥,但會對俄煉油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因俄難保衛(wèi)每家煉油廠。
烏克蘭持續(xù)打擊俄煉油廠,將戰(zhàn)火影響從頓巴斯延伸至俄財政預算領域。此舉彰顯戰(zhàn)略智慧,烏用低成本無人機和國產導彈,精準打擊俄經濟命脈。煉油廠遇襲后,克里姆林宮面臨戰(zhàn)爭可持續(xù)性難題加劇。這場“經濟制裁”或成推動戰(zhàn)爭終結的關鍵轉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