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記得那個悶熱的下午,快遞小哥的電動車停在院門口時,我正好從廚房里走出來擦汗。"李家有個快遞!"他扯著嗓子喊。我接過那個眼熟的紙箱,心里猛地一沉——這不就是我放在臥室柜子里的那盒高麗參嗎?我娘家媽媽托人從韓國帶回來的,專門給我補身子的。
婆婆聽見聲音從里屋走出來,看到我手里的快遞箱,臉色頓時變得不自然,眼神閃爍著不敢看我。"大熱天的,怎么有快遞?。?她聲音有些發(fā)顫。這時,我發(fā)現(xiàn)收件人寫的是"李大姐",那是我老公的大姑姐,家住省城,跟我們相隔三百多公里。
"媽,我補身子的高麗參是不是您寄出去了?"我直截了當(dāng)?shù)貑?,心里又氣又難過。
婆婆搓著手,吞吞吐吐地說:"那個,你大姑姐身體不好,我看你那補品放著也是放著..."
我低頭看著手中的快遞單,大腦嗡嗡作響。那盒高麗參是我媽千辛萬苦托人從國外帶回來的,價值上千元,就為了讓我這個剛生完孩子的女兒補補身子??善牌啪谷簧米阅米?,寄給我素未謀面的大姑姐?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咔嚓"一聲,我拆開了快遞的封裝膠帶。婆婆見狀,慌忙上前:"你干嘛呢?已經(jīng)寄出去了,別胡鬧!"
"寄出去的東西還在我手里呢,我有什么不能拆的?"我冷靜地回答,手上動作不停。掀開紙箱,里面果然是我那盒精致包裝的高麗參,連同我媽寫的小卡片都在里面。我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留證。
"媽,您能解釋一下嗎?這可是我媽特意從韓國給我買的補品,她知道我月子沒坐好,專門讓我調(diào)理身體用的。"我強忍著情緒問道。
院子里的蟬鳴聲刺耳地響著,汗水順著我的脖子往下淌。婆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姑姐家里條件多好啊,她想要什么補品買不起?非要拿我的?而且您也不跟我商量一下。"我聲音微微發(fā)抖。
"她上次來電話說關(guān)節(jié)疼,我就...我就想著幫幫她。"婆婆低著頭,不敢直視我的眼睛,"你還年輕,補不補無所謂..."
聽到這話,我心里的委屈瞬間爆發(fā)。我打開那盒高麗參,取出一根遞到婆婆面前:"媽,您也嘗嘗吧!看看我媽給我買的補品是什么味道。"
婆婆連連后退,驚慌失措:"我不要,我不能吃你的東西!"
"您不是說補不補無所謂嗎?那您替我嘗嘗,是不是真的沒必要補?"我步步緊逼,直到婆婆退到墻角。
這時,正在院子里玩耍的我家三歲兒子跑過來,天真地問:"奶奶怎么了?媽媽,你為什么生氣?"
我看著孩子純真的眼睛,深吸一口氣,將高麗參放回盒子里。婆婆趁機溜進了自己的房間,"砰"地關(guān)上了門。
晚飯時分,我把飯菜端上桌,一家人卻陷入了尷尬的沉默。老公看出了異樣,追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簡單說明了情況,沒想到他竟然偏向他媽:"可能我媽只是想幫幫姑姑,她年紀(jì)大了,記性也不好,你別跟她計較..."
"幫姑姑?那我呢?我剛生完孩子,下奶不足,身體虛弱,醫(yī)生都建議我好好調(diào)理,難道我就不需要關(guān)心嗎?"我氣得飯也吃不下,"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了!上次我爸給我買的阿膠糕,上上次我表姐送的燕窩,都被你媽偷偷送人了!"
婆婆在一旁小聲辯解:"那都是你的親戚送的,又不是我家人給的..."
這句話徹底點燃了我的怒火:"所以您的意思是,我娘家人給我的東西,您可以隨意處置?"
看著一言不發(fā)的老公和眼圈發(fā)紅的婆婆,我心里又氣又委屈。從結(jié)婚那天起,這個家就處處刁難我,把我當(dāng)外人。婆婆總是偏心小叔子一家,我生產(chǎn)時她都沒來照顧,而小叔媳婦坐月子時,婆婆卻照顧得無微不至。
我努力平復(fù)情緒,對婆婆說:"媽,我尊重您是長輩,但我的東西您不能隨便拿。如果您覺得姑姐需要補品,可以跟我商量,或者您自己去買。但偷偷拿我的東西,就是不尊重我。"
婆婆低著頭,不說話。老公終于開口:"媽,小李說的對,您以后不能這樣了。"
飯后,我獨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望著星空發(fā)呆。突然,婆婆拿著一個小盒子走過來,扭扭捏捏地說:"這是我平時攢的一點錢,不多,你拿去再買些補品吧。"
我看著那個裝滿零錢和皺巴巴小額紙幣的盒子,心里五味雜陳。"媽,我不要您的錢。我要的只是尊重和理解。"
婆婆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哽咽著說:"我這輩子沒上過學(xué),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我婆婆對我不好,我婆婆怎么對我,我就不會怎么對你...我以為這樣是對的。"
這句話讓我心頭一震。原來這個固執(zhí)的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酸和掙扎。她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打破家庭中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huán)。
第二天早上,我煮了一碗人參雞湯,敲開了婆婆的房門:"媽,這是用高麗參煮的雞湯,您嘗嘗吧。"
婆婆驚訝地看著我,眼中含著淚水:"你不是要寄回去給你姑姐嗎?"
"家里人的健康都重要。"我輕聲說,"但我希望以后有什么事情,我們能一起商量。"
從那以后,婆婆再也沒有擅自動過我的東西。每當(dāng)我收到娘家寄來的補品,她都會主動提醒我收好。而我也會時不時地分她一些,或者用來給全家人煲湯。老公看到我們關(guān)系的改善,也明顯松了一口氣。
這件事讓我明白,婆媳關(guān)系的改善不在于誰對誰錯,而在于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就像那盒高麗參,分享出去的溫暖,遠勝于獨自品嘗的苦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