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夏末秋初,又到了隱翅蟲活躍的季節(jié),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昆蟲綱隱翅蟲科的雜食性昆蟲。白天棲居在潮濕的草地、菜園等陰暗處,夜間常在光源周圍繞光飛行,尤其是日光燈,表現為趨光性。北方省份在8—9月份多見。
近期不少山東網友發(fā)現
家中頻繁出現“隱翅蟲”
近日,濟南市天橋區(qū)市民李先生在家中發(fā)現三四十只隱翅蟲。情急之下,他徒手捕捉并捏死蟲子,卻未及時洗手,隨后又用手觸摸了臉部和頸部。短短3小時后,其接觸部位皮膚迅速紅腫,還出現了小水皰,伴隨明顯癢痛感。他緊急前往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就診,被診斷為隱翅蟲皮炎。經口服氯雷他定、小劑量潑尼松片,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1周左右癥狀逐漸消退。
毒隱翅蟲體型較小,體長3mm左右。翅膀停落時折疊隱藏在鞘翅之下(故名隱翅蟲),飛行時可快速展開。體色多為“黑黃相間”,即頭部黑色,胸部黃色,鞘翅黑色,腹部前端黃色,腹部末端黑色,十分好辯別。
隱翅蟲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腐蝕性很強,被稱為“飛行的硫酸”。在被打死后毒液會流出,導致皮膚受損,出現紅斑、膿皰等,即隱翅蟲皮炎。手部沾染了隱翅蟲毒素,再用手去摸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引發(fā)皮炎。
發(fā)現隱翅蟲怎么辦?
吹走!吹走!吹走!
記住這個口訣:“吹彈可破,拍打要命”!發(fā)現隱翅蟲著陸時,請用嘴輕輕吹走,千萬不要用手拍。
特別提醒:它們夏天最愛搞“團建”,雨后特別喜歡人類牌“汗味香水”。
穿淺色長袖、關好紗窗,才是明智的防“蟲”于未然!
萬一失手拍了怎么辦?
別慌!記住這個“急救三部曲”
謹記:別抓!別抓!別抓!
用肥皂水排毒。
尋求皮膚科醫(yī)生的幫助。
來源 | 淄博疾控、魯中晨報、齊魯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