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fā)現(xiàn)更多文學好書
戊戌變法失敗后,作為變法參與者的江蘇海州籍青年舉人吉杲被迫逃亡,回鄉(xiāng)途中遭遇重重圍捕。在一系列的逃亡和對抗中,吉杲展現(xiàn)了非凡的智謀和勇氣,不僅成功逃脫了追捕,還設法救出了即將臨難的恩師韋良清。為了扳倒昏聵的知州,他以戴罪之身重返京城,與奸詐的十六王爺斗智斗勇,成功轉危為安,將他的聰明才智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此后,在州同、學正的任上,吉杲為民謀福利,努力做到一個有良知、有責任心的好官。
★ 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活躍著一些為正史增光添彩的民間傳奇人物。他們英勇機智,正直善良;或除暴安良,或匡扶正義,成為窮苦百姓的精神寄托。“海州吉杲”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傳奇英雄。本書以濃墨重彩及細致的筆觸、曲折的情節(jié),生動塑造了吉杲與官僚豪強斗智斗勇的光輝形象。很值一讀。
——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xié)會
第七、八、九、十屆主席團委員,
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 周梅森
★ 這部作品如同一面棱鏡,在晚清的混沌天幕下,折射出人性的多重光譜。文字間既有“醉里挑燈看劍”的俠氣,亦含“把吳鉤看了”的悲憤,于歷史的褶皺里,為那些在時代洪流中逆流而上的靈魂,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
——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李 洱
★ 小說《海州吉杲》以吉杲的傳奇經(jīng)歷為主線,以扣人心弦的故事為主軸,以晚清時期為主背景,以小人物切入大社會為主視角,將江湖俠義、官場斗爭和兒女情長交織在一起,使作品既有溫度又有力度,既有廣度又有厚度,呈現(xiàn)出了獨特的文學質感。
——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喬 葉
★ 《海州吉杲》以晚清為背景,以海州舉人吉杲為主角,譜寫了一幕寒門士子的命運長歌。作者借吉杲的跌宕經(jīng)歷,將家國命運、個人抱負與時代變革緊密相連??醇街畟髌?,感受時代的熱血與悲壯,品味人性的光輝與黑暗。
——《人民文學》主編,
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徐則臣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海州吉杲》
蒯 天 著
作家出版社
作者簡介
蒯天,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宿遷澤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校長,江蘇省散文學會執(zhí)行會長,《江蘇散文》編委會主任。先后榮獲第一、二、三、五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首屆中國戲劇文化獎,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文匯報》報告文學獎,《小說界》全國短篇小說優(yōu)秀作品獎,江蘇省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第九屆中國時代“十大杰出藝術成就獎”。
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孫曉云 題寫書名
推薦序
歷史煙塵中的精神亮色
陳 彥
(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
這個叫吉杲的海州人,是我此前完全不熟悉的一位民間傳奇人物。而連云港籍作家蒯天,采用長篇小說的形式,以獨到的審美感知力,將吉杲這個人物形象及其傳奇故事和盤托出,使一位幾乎被時間淹沒的歷史人物的傳奇經(jīng)歷和光彩,再次光大于世,的確具有特別的價值意義。
《海州吉杲》是一部描繪晚清維新變法時期激烈的社會動蕩中人物波詭云譎的命運變化的作品,反映的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后的社會現(xiàn)實。變法參與者——江蘇海州籍青年舉人吉杲,雖被迫逃亡,卻心懷天下,始終保持著為民請命的熱情。本書著重截取的是吉杲回鄉(xiāng)途中雖遭遇重重圍捕迫害,仍以非凡的智謀與勇毅,與王公貴族、海州州官和社會惡霸進行的殊死抗爭。為“扳倒”昏聵殘暴的知州,他不惜在自己已獲平安之后,仍以戴罪之身重返京城,與貪婪顢頇的十六王爺斗智斗勇,最終成功戲弄并打擊了邪惡勢力的囂張氣焰。此后,他在海州州同、學正任上,關心民瘼,為民造福,成為一位寄寓著晚清時期勞苦民眾精神意愿的“吉青天”。
據(jù)說吉杲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作為海州機智傳奇人物,已列入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傳說中的吉杲詼諧幽默,極富正義感,是有口皆碑的東方朔式人物。作家蒯天既從豐富的民間歷史傳奇故事中提取素材,又從源遠流長的古代經(jīng)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體現(xiàn)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自覺。這也是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自古以來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通過對民間流傳的歷史故事的不斷重述,使諸多歷史人物與傳奇故事,保持著常說常新的生命力。無論《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小說經(jīng)典,還是《竇娥冤》《牡丹亭》《白蛇傳》這些戲曲經(jīng)典,都是反復提取、改編、創(chuàng)造過往的范例。世界文學經(jīng)典荷馬史詩、莎士比亞戲劇,核心故事也都來自歷史與傳說。從文化基因的活性延續(xù)看,這些傳說與故事本質上是集體記憶的載體,往往凝結著特定族群的文化和精神密碼。在不同的時代結合現(xiàn)實語境予以重新創(chuàng)作,即能賦予新的意義,形成更具感染力的時代人物與故事。在世界文壇有著廣泛影響的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更是因對民間傳說充滿魔幻色彩的吸收與改造,以及由此生發(fā)的對人的豐富心理維度的挖掘與哲學隱喻,從而實現(xiàn)了民間故事的現(xiàn)代性重構與精神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也不可隨意濫用。毫無節(jié)制的改編、“重述”可能會傷及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原汁原味,甚至會動搖根脈。如何讓傳統(tǒng)故事與人物煥發(fā)時代新意,需要作家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更需要在尊重傳統(tǒng)、尊重原作精神基礎上的現(xiàn)代審美與價值轉換能力,蒯天在這方面無疑是有所突破的。初讀蒯天的小說,也許會覺得過于平實,但只要靜心品讀下去,文字表象之下的波濤便會陣陣襲來,帶你遐思神游,悲欣交集,且欲罷不能。他擅長以鮮活的人物群像作為承載題旨的堅實載體,善于洞悉細節(jié)與隱喻之于作品生命力的精微要義,從而讓文本呈現(xiàn)出豐富的意義、堅強的靈魂與深沉的表情。他筆下精心雕琢的細節(jié),因其高度寫實、意涵豐饒而顯得格外“精準”,其中暗藏的寓意更是承載著解讀紛繁人世的復雜密碼。
讀完《海州吉杲》,我更深信蒯天是一位內斂中不乏學識智慧的作家。他能夠精準地捕捉到時代浪潮在不同階層人群心靈深處投下的斑斕光影,他的筆觸宛如棱鏡,將整個社會肌理與人生況味背后復雜的時代氛圍層層折射,并由此熔鑄出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這種善察時代心緒并將其升華為獨特藝術表達的能力,在我看來,正是每一位寫作者最值得激賞的核心稟賦。
鄭重推薦《海州吉杲》。
2025年7月25日
精彩書摘
斗轉星移,時日如飛。
每一個年頭,三百六十五個日夜的流逝,在龐大到不可思議的宇宙中,相對于自然的運轉變化,實在是蟻行龜步,微渺得不值一提,簡直談不上運動或變化。然而,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正處于江山鼎革、社會劇變、革命維新與反動守舊勢力你死我活大搏斗之際的國度來說,每一年都是一列風馳電掣的高速列車,每一天都充斥著令人目不暇接的斗爭。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898年的華夏大地,維新變法和當局血腥鎮(zhèn)壓的殊死搏斗驚天動地,正可謂風雨大作、黑云壓城而星星之火依然遍地燎原,即便是相對偏遠的海州一隅,也同樣上演著一幕有聲有色的反抗活劇。
這幕壯劇的序幕,從吉杲由京師返鄉(xiāng)海州的路途上開啟。
時已入秋,本該天清氣爽,偏偏一大早就起了大霧。盤山官道上,團團霧氣撲面而來,濃重之處,幾乎是咫尺之外就看不見人影。一老一少兩個男人牽著一頭毛驢,不得不放緩了跋涉的腳步,小心翼翼卻堅定地在彎來轉去的狹窄山道上前行著。
臨近晌午,霧氣漸漸淡去,天空卻越發(fā)陰沉起來,迎面吹來的山風卷起一地的黃葉,涼颼颼的,兩個男人覺得自己像被困在一口鐵皮棺材里,心頭焦躁卻又奈何不得。
山里不像平原,這一段路處處是大山夾道,雖然也一樣的遠山抹黛、近樹葉落,卻很少人煙,飯店就更難得一見了。二人好不容易看見一家竹木搭起的簡易小飯鋪,緊挨在路邊峭壁下的一塊凹場上,面對著官路對面峭壁下的一條嘩嘩喧響的山澗,景致倒不錯。他們加快腳步趕過去,想著可以歇息一下,吃口熱食填填肚子,卻不料飯鋪里一個人影也沒有。
一老一少相互對視一眼,苦笑著搖搖頭,繼續(xù)起程趕路。
長者年約五旬,是年少者的父親,名叫吉銀山,是海州鄉(xiāng)里土生土長的村民。此時的他肩背行囊,蓬頭垢面,穿一身破衫爛鞋,牽著一頭瘦骨嶙峋、東倒西歪的毛驢,蹣跚而行。
始終緊隨在他身后,肩負包裹、一身藍衫短打、裹著綁腿健步疾行的年輕人是吉杲。二十歲不到的英俊少年,手中提著根一人多高的白蠟棍,雖然也面露倦容,但氣質和神情卻與乃父渾然不同。他身量要比父親高出一個頭,俊秀的方圓臉上毫無青澀之氣,兩道濃眉如蠶,一雙鳳眼炯炯如炬,尤其是觀察動靜或看人時,飛轉流盼,透著英氣逼人的神采。一看就是個胸有丘壑、心懷大志的不凡之人。
只見吉杲緊走幾步站定在牽驢的吉銀山前面,伸手攔住吉銀山,說道:“爹,你夠累的啦,現(xiàn)在又連口飯也吃不上,你還是騎上驢走一段吧。”
吉銀山卻直搖頭,看看驢道:“我的個兒喲,你看看這頭驢,瘦得一陣風就能把它刮跑了,怎么能馱動一個人?”
吉杲焦急起來:“可是照這樣磨蹭下去,我們幾時才能回到海州老家?”
吉銀山仍然拒絕。他疼愛地撫摸著毛驢枯干的鬃毛說:“從京城到這里,它也馱了我一兩千里啦,眼看就到海州地界了,還能把它累死嗎?再說了,如果我騎上去把它壓趴倒了,我們倆還得抬著它走。還是咬咬牙走吧,畜生也是一條命啊?!?/p>
那毛驢仿佛是聽懂了吉銀山的話,竟點頭打了一聲響鼻,眼眶里也泛出了淚花。吉杲見狀,也不忍心了,默默地點了點頭。
父子倆繼續(xù)趕路。
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后,吉銀山問:“我們在路上走了多少天啦?”
吉杲略一思索說:“半個多月啦?!?/p>
吉銀山好奇地問吉杲:“當時我要是不到京城找你,你會到哪里去?”
吉杲不禁長嘆一聲說:“說不定我會跟康有為一道逃往日本去了。爹啊,你也是的,我都這么大人了,難道還不知道怎樣躲災避禍?你何必跑這么遠的路去找我呀?”
吉銀山疼愛地打量著吉杲明顯瘦削的臉龐,說道:“你才多大的人?那年你和韋先生同去京城會試時,才十七歲啊!我就你這么一個兒,若你有個好歹,吉家的老墳就續(xù)不上香火了,我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思?你可知道,我聽到北京城里殺人的消息,嚇得魂都快沒了?!?/p>
吉杲無所畏懼道:“那有什么可怕的?那天在菜市口殺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時,我還去為他們高歌送行呢。兵丁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狼喊虎叫地要抓我,我還不是照樣逃掉了。”
吉銀山情不自禁地牢牢抓住吉杲的手說:“我就是聽到這個消息后,才連天帶夜趕路去京城找你的,看你還像沒事人一樣,家里的親鄰現(xiàn)在還不知急成什么樣子呢?”
吉銀山雖然不過一介村夫,憐子之情卻不遜于任何父親。他聽聞兒子面臨險境,雖然也相信兒子的能力,明白兒子參與的是利國利民的正義之事,卻不能不為兒子的性命擔憂。所以他聽到消息,片刻沒有停留,沒日沒夜地疾奔京城。千打聽萬探詢,總算是把兒子找到,一定要讓兒子跟他回家來?,F(xiàn)在雖然兒子和他逃離京城,但還不能算脫險,回家的路遙遠艱辛不說,單就兒子被朝廷通緝的要犯身份,前面還不知隱藏著多少危機!他決心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把兒子安全領回海州。
作家出版社推薦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排版:鄧 寧
編輯:祁創(chuàng)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