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戰(zhàn)場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晃唬氖论E寫入教科書,為眾人熟知。
1929年,董存瑞出生在河北張家口市一個貧困的農戶家庭中,國家的動蕩,底層老百姓感受得最深刻,從小吃盡了苦頭也讓董存瑞養(yǎng)成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年幼的董存瑞曾親身經(jīng)歷過日軍的殘忍,小小的他就在心里埋下抗日救國的種子,16歲那年董存瑞就加入了八路軍隊伍。
在部隊中,董存瑞果敢、努力,不怕苦更不怕死,有危險都沖在第一線,沒有絲毫的遲疑。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攻打隆化城的戰(zhàn)斗中,董存瑞所在的隊伍需要沖擊國民黨據(jù)點,這是一份艱難且九死一生的任務。
“連長,讓我去,我是共產黨員,我有責任沖上去!”
在向一處碉堡發(fā)起攻擊時,董存瑞主動站了出來,向連長申請去炸掉這個橋型碉堡。
最終,連長決定讓董存瑞和另一名戰(zhàn)士郅順義一同前往,二人帶著炸藥包和手榴彈向目標地出發(fā),他們的背影是如此的偉岸和光榮,所有的戰(zhàn)士都給予深深的注視。
到了橋下,董存瑞才發(fā)現(xiàn)事情不妙,這個橋兩邊都是光滑的斜坡,根本沒有地方放置炸藥包,他急得汗都要出來了。
這是一場配合行動,大部隊馬上就要發(fā)動攻擊,董存瑞心想這里絕對不能拖后腿啊。
董存瑞下定決心,他站起身子,高舉左手,死死的抵住炸藥包。
看著不遠處廝殺的戰(zhàn)友,他義無反顧的點燃了炸藥包,堡壘頃刻間化為灰燼,董存瑞和這座堡壘一起煙消云散。
董存瑞犧牲自我,炸毀了敵人的碉堡,我軍士氣大增,取得最終勝利,他也成為無數(shù)人心中當之無愧的戰(zhàn)斗英雄。
新中國成立后,董存瑞的家鄉(xiāng)隆化縣為了紀念董存瑞,特地為他修建了一所烈士陵園。
當董存瑞的雕像修建好之后,負責此事的冀興坡卻覺得少了點什么,少了毛主席的題字,于是他帶著所有人的期待前往北京,請求毛主席為董存瑞題字。
冀興坡覺得這是為國為民的好事,何況毛主席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理應不會拒絕他。
但是,當冀興坡說明來意后,得到的題字落款卻是朱德朱總司令。
這讓冀興坡有些不解,自己請求毛主席題字,為何收到的卻是朱總理的題字呢?
看到冀興坡的疑惑,工作人員則細心的進行解釋,那是因為董存瑞是作為一名軍人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朱德總司令則是軍隊的一把手,為董存瑞題字,朱老總更合適。
這時,冀興坡才明白毛主席的用意,感嘆道不愧是偉人,做事想法都高人一籌。
此時,冀興坡看著朱老總親筆書寫的“舍身為國,永垂不朽”,雖然這只是八個字,拿在手里卻沉甸甸的,仿佛有千斤重。
如今雖然時光流逝,但是大家仍未忘記董存瑞的壯舉,仍有無數(shù)群眾來到烈士陵園對他進行悼念,他的精神如同朱老總所寫的那樣永垂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