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 9 月 24 日大清早,北京交道口京兆東公街的墻頭上、房頂上,一群人躥來跳去。這幫人以前都是飛檐走壁的盜賊,如今換了身行頭,成了國民黨保密局的特務。這天,保密局特種工作組要對 24 號院里的北平秘密電臺下手 —— 一搗毀電臺,他們順藤摸瓜,幾乎端了共產(chǎn)黨整個北方情報網(wǎng)。
這事兒很快波及西安,延安中央社會部派去的情報人員王石堅被捕了。南京,正懷著孕的湛筱華家里也闖進了特務,屋子被翻了個底朝天,衣服、信箋全被搜走。湛筱華心里最慌的,是遠在美國留學的丈夫熊向暉 —— 王石堅是他們夫妻倆的上線,而熊向暉和胡宗南的關系,實在太近了。
一、周恩來埋下的 "冷子"
熊向暉是中共黨員,1937 年加入胡宗南的戰(zhàn)地服務團時,經(jīng)胡宗南親自考核審查,深得其信任。胡宗南不僅送他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深造,還選他當自己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 —— 除了處理文件、日常雜務,連講話稿都讓他寫。熊向暉寫的稿子短而精,全是豪言壯語,正對胡宗南的胃口。
其實在熊向暉去胡宗南身邊前,周恩來就特地交代了三點:一是藏好黨員身份,不發(fā)展下線、不摻和服務團領導工作,保持 "不左不右、愛國進取" 的樣子,準備加入國民黨;二是在國民黨里要有點傲氣,寧折不彎 —— 太卑微會被看不起,沒法做事,但也不能太張揚;三是別急著找組織,組織會查胡宗南的駐地聯(lián)系他,哪怕等再久,也要甘心做枚 "閑棋冷子"。
這枚 "冷子" 的核心任務,就是關鍵時刻保衛(wèi)延安的中央首腦機關??谷諔?zhàn)爭時,他幫著擊退了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解放戰(zhàn)爭時,更是靠情報保住了中央安全,粉碎了蔣介石、胡宗南對陜北的重點進攻。當時延安保衛(wèi)戰(zhàn)敵我差距懸殊:我軍才 2 萬多人,胡宗南帶著 25 萬兵力,還有 94 架飛機炸助攻。
可毛澤東堅持不調(diào)主力,要靠陜北拖住蔣介石的主力,減輕其他解放區(qū)壓力。他說 "中央是坨臭肉,走到哪,綠頭蒼蠅就跟到哪",堅持不渡黃河、留在陜北,底氣就是熊向暉這些紅色特工的情報。
二、延安撤退與四戰(zhàn)四捷
1947 年 3 月,胡宗南攻延安,毛澤東帶著中央機關主動撤離,之后接連打贏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四場大戰(zhàn)。胡宗南的部隊進了陜北,遇上堅壁清野,沒吃沒喝,損兵折將,而我軍卻靠繳獲的戰(zhàn)利品補足了補給。胡宗南占了延安,實則得不償失 —— 毛澤東早就在辦公桌抽屜里留了張紙條:"胡宗南到延安勢成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這一切,全靠熊向暉通過秘密電臺提前送情報。國民黨將領張佛千后來評價:"熊向暉對中共最大的功勞就是延安之役。" 胡宗南投了三個集團軍三十多個師,本想圍殲延安的中共核心,結(jié)果進城后連 "小魚小蝦" 都沒抓到,還被殲滅了好幾個精銳師,說是 "占領延安",實則是慘敗。毛澤東說他 "頂?shù)蒙蠋讉€師",都嫌說得輕了。
后來,胡宗南還親自送熊向暉去美國留學。王石堅被捕后,李克農(nóng)都替熊向暉捏把汗,唯獨周恩來鎮(zhèn)定得很,說他肯定沒事。果然,直到熊向暉在美國拿到西儲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蔣介石集團垮臺,他們夫妻倆都平安無事。
三、胡宗南的私心與遮掩
1949 年 7 月,熊向暉從美國回國,在北京見到周恩來。談及當年的事,周恩來才揭開謎底:王石堅案是保密局搞的,蔣介石一開始不知道。從戴笠到后來的鄭介民、毛人鳳,都跟胡宗南關系鐵,互相依存,胡宗南肯定會壓下來。就算王石堅招供,胡宗南也得讓保密局兜著 —— 不是愛護熊向暉,是為自己。
要知道,熊向暉在他身邊潛伏多年,胡宗南的重要文稿幾乎都出自他手,跟蔣介石的機密文件也從不避著他。胡宗南還請蔣經(jīng)國給熊向暉證婚,推薦他去美國,打延安時都帶著他。這事兒要是讓蔣介石知道,胡宗南必死無疑,陳誠那些對頭還得落井下石。
周恩來笑著說:"我猜胡宗南心里門兒清,肯定捂著藏著,不敢聲張,還得否認。這事兒我有準頭?,F(xiàn)在安全了,得找個被俘的軍統(tǒng)頭目,把王石堅換回來。" 也難怪周恩來能選中熊向暉,他太懂胡宗南了。
胡宗南這死要面子的遮掩,為他和宋希濂幾十萬大軍的覆滅埋下了禍根。1949 年 11 月,周恩來在中南海招待國民黨和談代表張治中、邵力子、劉斐,特意把熊向暉介紹給大家。張治中說:"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了?" 周恩來糾正:"他不是起義,是歸隊。" 接著說熊向暉 1936 年入黨,早就是派去胡宗南身邊的人。
眾人當場驚住,曾任國民黨國防部次長的劉斐說:"真想不到!難怪胡宗南打敗仗。" 周恩來補了句:"蔣介石的作戰(zhàn)命令還沒到軍長手里,毛主席就先看見了。" 他還讓張治中把這事轉(zhuǎn)告蔣介石,勸他改弦易轍。蔣介石收到信后,對胡宗南隱瞞不報的行為恨得牙癢癢,徹底沒了以前的信任。
當時胡宗南、宋希濂帶著 50 萬人守四川,建議退去云南、緬甸負隅頑抗 —— 這招能打亂毛澤東 "圍殲四川" 的計劃??墒Y介石連續(xù) 4 次拒絕,甚至讓胡宗南 "殺身成仁"。胡宗南全軍覆沒后,蔣介石都不準他去臺灣。后來還是副參謀總長郭寄嶠再三懇求,說 "送大將當俘虜,既違戰(zhàn)爭利益,也違指揮道德",蔣介石才默許他最后一分鐘坐飛機逃去臺灣。
四、特務回憶與歷史余波
1991 年,熊向暉的《地下十二年與周恩來》在臺灣《傳記文學》連載,引發(fā)轟動。曾和胡宗南、熊向暉都熟的張佛千撰文回憶,說自己以前看毛澤東留在陜北指揮戰(zhàn)事的回憶錄,覺得他 "料事如神",聽了熊向暉的話才明白:"胡宗南大軍分幾路、哪支部隊走哪條路,毛都了如指掌,所以能在三十多個師的空隙里安全游走,還能趁機突擊。" 這話雖帶著國民黨立場的辯解,卻也印證了地下工作者的威力。
不過張佛千記錯了些事:戴笠 1946 年 3 月 17 日就死了,熊向暉當時還沒暴露。真正幫胡宗南遮掩的是毛人鳳。原軍統(tǒng)特務沈醉特赦后寫的《我的特務生涯》里有記載:
1947 年秋冬,他去西安處理面粉的事,正好碰上保密局行動處處長葉翔之在搜捕地下黨,查出胡宗南的秘書和西北通訊社負責人里有共產(chǎn)黨員,活動了好幾年。葉翔之問他咋辦,他讓葉翔之請示毛人鳳。第二天毛人鳳回電,讓先把案卷給胡宗南看。
胡宗南一看當場傻眼,臉都氣青了 —— 死要面子的他哪能接受親信是共產(chǎn)黨?當即決定自己處理這幾個人,讓葉翔之別管,向蔣介石匯報時也得把這幾人單列出來,絕不能讓蔣介石知道。
后來胡宗南請葉翔之、沈醉吃飯,飯前拉葉翔之單獨說:"牽涉到我的部下,別張揚,不然我沒面子,老先生知道了也會發(fā)火。"沈醉沒在書里說這幾個部下是誰,當時也不知道居然是熊向暉、申健和陳忠經(jīng)。而這段回憶,正好印證了周恩來當年的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