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轉(zhuǎn)眼之間,就來到了農(nóng)歷的八月初五,這個日子有些特殊,尤其是在農(nóng)村當中,人們特別的看重,以前我在山東濰坊的時候,就聽朋友講過,八月初五,乃是當天的“孝老日”,所以每年此時,都會回家,陪著父母一起過,在當?shù)剡€有民瑤唱到“初五蒸壽桃,門前插茱萸”,家家蒸制壽桃饃孝敬老人。
八月初五除了是孝老節(jié)之外,它還是是天長節(jié)。這天是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的生日。唐開元十七年(729年)改稱“千秋節(jié)”,天寶七年(748年)改為“天長節(jié)”,“天長”二字源于《老子》中“天長地久”一詞。
今日八月初五“二俗合一”,它不僅是孝老節(jié)還是天長節(jié),那么它有什么講究和習俗呢?牢記:1要洗,2不碰,3不說,4要吃,寓意福壽安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分別指的是什么?
1要洗
為父母洗一次腳
既然是孝親節(jié),在這個時候可以給父母洗一次腳,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一個情感,有的時候愛不僅要表達,還要行動,秋天本身天氣干燥,而且體力農(nóng)活也比較多,給父母洗洗腳,放松一下,這比任何貴重的禮物,都要更暖人心。
2不碰
不碰寒涼、不碰氣
在這個時候,既然是過節(jié),而且還是關(guān)乎長壽的節(jié)日,那么我們就要懂得保護好自己,像此時已經(jīng)是進入了秋天,最忌諱的就是寒從腳起,生冷的飲食,冰涼的溪水,這些都要避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我們的脾胃和陽氣。
不碰氣,更多的是提醒我們,要注意團圓和睦,在這一天,要注意不要去和人發(fā)生爭執(zhí),也不要去碰怒氣或者是怨氣,應該和和氣氣,這樣才是對長輩最好的孝敬。
3不說
不說喪氣話、不說是非話、不說過頭話
都說禍從口出,尤其是在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我們更是要避諱,比如說一些喪氣話,像“煩死了”、“真倒霉”等,不要去講,避免給團聚的氛圍蒙上陰影。
還有就是不要去談論是非,也不要去說別人長短,記住老祖宗說過的,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還有就是不要說大話,不夸???,不輕易許諾,言語留有余地,方顯穩(wěn)重。正所謂言多必失,如果總是說一些大話,卻又兌現(xiàn)不了,就容易讓別人覺得你這個人不靠譜,不可信。
4要吃
石榴、面條、南瓜、芋頭
要說這天最適合吃的食物,那必定要從秋季的食物當中去找,而這個時候的面條還有芋頭,以及南瓜還有石榴,都有非常好的寓意,比如說面條代表著長壽,芋頭,寓意著“遇彩頭”,而南瓜就寓意著“金滿堂”,這個時候吃石榴,則是象征著“多子多福”。
不管是天長節(jié)也好,亦或者是孝親節(jié),它更多是提醒我們要敬天地而惜光陰,念親恩而重人倫。當然在筆者看來,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就是放下手中的忙碌,記得回家看看,陪父母吃上一頓飯,或者是嘮嘮家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