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這個連載可持續(xù)多少期,但是首位現(xiàn)身的就是王炸選手。當很多人熱衷討論保值增值,手表的價值被量化成“價格”這單一標簽,顯然很不公允,更沒樂趣。
第一次偶遇Derrick是在愛彼150周年派對上,隨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早已是朋友圈多年好友。
上個月在廣州雅典表的線下活動,我和幾位兔粉一起欣賞了Derrick帶來的一箱手表,價值千萬,且只是他收藏的一部分。
把RIMOWA的箱子改成表盒,還挺實用
當然買表的快樂,從來不只在數(shù)字上,愛表人的更多樂趣,都在體驗的過程中。
老爸送的朗格1,情緒價值拉滿
其實“重度”表友多半會經(jīng)過這樣的階段:入坑試探期、瘋狂剁手期、謹慎挑選期。
然后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喜好,其中當然也交過不少學費,這也是了解自我的方式,雖然代價不小。
Derrick說,他的入坑之作是一塊朗格1,是老爸大約08年左右在歐洲旅行時買的,2016年送給了他。“記得是20萬左右,但當時的我26歲,既不懂表也不珍惜,把它當卡西歐使,徒步走沙漠都戴著。而且年輕人總有一種不屑于奢侈品的心態(tài),更沒什么向往?!盌errick說,改變在于有一次出門,老遠被人認出這塊表,“大夸我品味好?!?/p>
被夸三四次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態(tài)有了微妙變化,心想“這塊表肯定有點東西”。
更重要的是,被自己年長10多歲甚至20多歲的人夸贊低調(diào)有品位,而非“有錢”,這絕對是積極的體驗。
朗格1帶來的情緒價值,讓Derrick開始走上自主摸索的路。
他自己親手買的第一塊表是勞力士綠水鬼。
2017年,因為美國的公司出現(xiàn)危機,沮喪的他赴美處理后續(xù)事務。當時他正好住在比佛利山莊的羅迪歐大道上,樓下就是一家勞力士,閑來就進門了——然后一個喜訊,店員給了他一塊公價綠水鬼(大約9000美金)。
畢竟“散客進門公價買熱門勞力士”這件事,比戴朗格1更有傳播度,Derrick感受到了更多關注和詢問。
沮喪中的意外收獲,也是人生值得記憶的一段故事。
一腳踩入表坑,后面就難以自拔了。
瘋狂期交的學費:老表好玩不好戴
在試探期他還買過萬國葡萄牙計時和歐米茄老超霸等等,但這個階段很快過去了。
20年到21年開始,他逐漸進入加速買表期,差不多一年有20~30塊表。
這個階段,熱門款他已應有盡有。除了在愛彼和百達翡麗(讓我震驚的是,他的所有PP都是三文魚表盤,喜好相當鮮明)專柜消費外,在宇舶也有收獲——比如當年一表難求的村上隆太陽花。
帕瑪強尼Tonda PF的微型擺陀,注意看,果然又是三文魚盤。
而且買表從不被價位所困,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的七零年代他也有。
甚至是更小眾的宇聯(lián)。
他也會在市場上尋找有趣的老表(有一部分就是所謂Neo Vintage風,也就是既有傳統(tǒng)設計元素,又滿足現(xiàn)代人需求的一些鐘表,一般集中在1970-2010年,代表作就是卡地亞的CPCP等),比如尊達的米老鼠逆跳。
Daniel Roth也玩過。
羅杰杜彼也不止一塊。
雅典的琺瑯表始終有極大吸引力。
甚至愛馬仕都在選擇范圍內(nèi)。
以及帕瑪強尼冷門但有趣的伸縮針。
這個階段對Derrick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小眾有趣的老表,其實并沒有那么適合佩戴,有些甚至也不貼手,機芯修復難度比較大——體驗過才會有真切感受。
雖然這些表依然喜歡,但也更多在于收藏價值。
而最近這兩年,他開始嘗試獨立制表品牌,以及更追求藝術工藝帶來的審美價值。
貝倫斯和切金的合作款小丑,表帶是他后換的
3塊人生摯愛決定未來喜好
閱表無數(shù),總有心中最愛,當然每個時期可能所愛會變。
Derrick最近愛不釋手的一塊表,就是很小眾的Moritz Grossmann的世界時腕表,可以同時看6個時區(qū)的時間。這是重度歐美亞洲際出差的人非常喜愛的功能。
他在2022年定了表,23年5月拿到后不到一個月就壞了,6月返回德國修了近1年。
雖然是修修補補的日子,不盡如人意,但綜合來看,Derrick表示最近戴了半個月的感受,還是很好用(雖說質(zhì)量瑕疵有點大吧,但好歹憑借創(chuàng)意功能挽回不少)。
第二塊,可能就是他的人生摯愛了——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博物學家腕表中的“佛得角”。
這還得說起他對帆船的迷戀——最初孤身一人的留學經(jīng)驗,讓他對江詩丹頓的縱橫四海和帆船充滿渴望。
這是上一代的縱橫四海藍盤,表背有帆船雕刻
我們欣賞下打動他的表背風景。
為了實現(xiàn)年輕時的夢想,他輾轉(zhuǎn)入手了這塊老版縱橫四海,但這只是夢想實現(xiàn)的開始。
當“佛得角”的圖案一出現(xiàn),“揚帆出海”這個詞的意義進一步具象化——帆船情結的極佳體現(xiàn)。
投身江詩丹頓的他,目前已定制屬于自己的孤品閣樓工匠,這個就暫且保密,之后有機會再分享了。
第三塊,也是如今在獨立制表品牌中比較火的Krayon。
Krayon Anywhere Arborea,表盤靈感來自盧梭名畫,這是我借他的表戴的
這塊表全球限量15枚,每一枚的馬賽克表盤上都有細微不同,也可理解為獨一無二。
其實從這三塊表不難看出Derrick的買表喜好。
歷經(jīng)多年瘋狂換來的經(jīng)驗,對他來說,未來買表計劃會更明顯和專注:
1,買老表的階段基本過去了,吸引力不會太大。
2,不會再只為殼形買單。
3,更在意手表的藝術性(比如琺瑯等),而復雜功能要在造型上有所創(chuàng)新。
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喜好都不可復制,但這一段旅程其實都可借鑒。
記得Derrick對我說過的一句記憶最深的話:“如果沒有那些熱門品牌和熱門款的支撐,不足以讓我這樣追求個性,畢竟真虧太多了?!?/p>
話題終于來到大家很關心的“保值性”上(如果追求每塊表都保值的,就跳過本文吧)。
每個人對手表保值度的承受力,最終來自于經(jīng)濟實力及價值觀——我常鼓勵大家在能力范圍內(nèi)追求一下個性,因為跳出大眾保守的喜好你會得到更多樂趣。
在這張圖里,“虧”最多的就是這塊帕瑪強尼的年歷
但我們在每個階段,總會為喜好付出,在“付出”中獲得審美和認知提升——沒有學費是白交的。
“如果非常喜歡一塊表,不想等,又在可忍受的折價范圍內(nèi),那就買?!盌errick說,他這些年追求極致個性和藝術性,都是稀缺款,更不會賣表,所以也沒太多得失憂慮,“我不愛賣表,都是奔著長期擁有的心態(tài)買的。”
他買表所謂的“盈虧盡量平衡些”,無非就是“賬面平衡”帶來的心里安慰而已,畢竟不靠賣表回血。
真正的熱愛,一定會付出代價,代價是成長不可避開的一部分,”只賺不虧“的人生既不存在,更無法再突破。
最后還是愿大家都能在能力范圍內(nèi),找到買表旅途上的摯愛吧。
最后就以Derrick的三文魚盤集錦壓軸吧
最后,歡迎大家暢所欲言,評論區(qū)寫下你們本期最愛的手表或盡情抒發(fā)感受,兔子準備了3份品牌禮物!
八卦兔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