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在家里啥也沒干,結(jié)果陳道明、靳東卻突然“躺槍”了……
2025年9月,一段時長4分18秒的錄音,讓早已收官的電視劇《繁花》再度陷入輿論風暴中心。
這段被曝光的私下對話里,導演王家衛(wèi)與編劇秦雯對陳道明、靳東等演員的犀利評價,如 “立文化人設”“諾貝爾數(shù)學獎口誤” 等調(diào)侃,瞬間將兩位無辜演員拖入爭議漩渦。
這段錄音中刺耳的話,也活生生把娛樂圈的臺前搬到了臺后。
從 八卦曝光”到 權(quán)益之爭
《繁花》這出戲,從播出到現(xiàn)在就沒斷過熱度。
2023年一上央視八套,直接把年度收視紀錄給破了,話題量隨便一刷就是百億級別,人人都夸它是 “國產(chǎn)劇天花板”,說這是華語電視劇的尊嚴。
在第29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中,《繁花》成為最大贏家,共斬獲五項大獎。
王家衛(wèi)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是個個都是精品,有人說他是能把“煙灰缸”甚至“廁所”都拍成文藝片的男人。
可誰能想到,這光鮮背后,藏著編劇圈最齷齪的事兒。
最先撕開這層遮羞布的是程駿年,這人不是來蹭熱度的,是真被逼到絕路了。
2019年就進了《繁花》劇組,一開始只是王家衛(wèi)的助理,可架不住他懂行。
90年代的商戰(zhàn)史門兒清,股票、投資這些彎彎繞也摸得透。
王家衛(wèi)一看,這不正好嘛,秦雯只會寫感情戲,不懂商業(yè),那金融線、李李復仇線這些硬骨頭,全扔給程駿年了。
程駿年也沒含糊,為了讓劇本真材實料,翻舊資料、找老專家,把90年代“寶延風波”那點事兒扒得底朝天。
阿寶的股票定位、汪小姐的創(chuàng)業(yè)線,全是他熬了無數(shù)個夜磨出來的心血。
可到最后《繁花》播出,署名欄里只有秦雯一個人的名字,程駿年連個影子都沒有。錢沒拿到不說,還被當成牛馬使喚。
更讓人揪心的是,程駿年得了漸凍癥,每一口藥都是救命的,可藥要錢啊,他拿不出。
要是沒被逼到這份上,誰會冒著自毀前程的風險站出來?
后來曝光的錄音更絕,王家衛(wèi)親口說秦雯 “只會寫感情戲,不懂商業(yè)”,還說 “一個月3000元錢,又能寫劇本又能當助理,多劃算”。
聽聽這話,哪還有半點“十年磨一劍”的藝術(shù)家人設?分明就是把人當廉價勞動力壓榨。
忘恩負義
再說說秦雯,頂著“金牌編劇”的名頭,《我的前半生》《贅婿》都是她的手筆,還憑著《繁花》拿了白玉蘭最佳編劇,領(lǐng)獎時說自己寫了一百多萬字。
可錄音里呢?嫌復雜情節(jié)麻煩,讓程駿年簡化,作品成了又急著把人擠走,還問“他還有啥用”。這前后反差,簡直讓人跌破眼鏡。
更離譜的是,這場風波還把陳道明、靳東給扯進來了。陳道明是什么人?老戲骨,“國劇良心”的代表。
當年秦雯還是小編劇的時候,陳道明慧眼識珠,親自找她寫劇本,后來《流金歲月》里演葉謹言,也是幫著秦雯撐腰。
按說沒有陳道明,就沒秦雯今天的地位??汕伥┑购?,背后吐槽陳道明“太裝”,說陳道明推薦書給她拓展知識儲備是“裝樣子”,王家衛(wèi)還跟著搭腔“這都是朋友圈立人設”。
人家的善意,到這兒成了笑料,這不是恩將仇報是什么?
靳東也沒逃過,他算是最配合秦雯的演員了,重拍重改都沒半句怨言。
結(jié)果錄音里,秦雯評價他“裝洋氣”。你說這事兒鬧的,真心幫人,最后還落個被戳脊梁骨的下場,換誰能不寒心?
風波發(fā)酵后,各方回應更是耐人尋味。
各方回應引發(fā)爭議
《繁花》劇組避重就輕,說署名“按職責來”;秦雯更絕,直接反咬一口,起訴程駿年“造謠霸凌”。
可錄音就擺在那兒,鐵證如山,還嘴硬給誰看?網(wǎng)友說得好:“都錄音了,還在裝?”
其實《繁花》這事兒,根本不是孤立的。
在編劇圈,“騙稿白嫖”早就成了潛規(guī)則三件套:拖稿費、搶署名、改劇本。
2018年的《隱秘的角落》就是例子,當時編劇王雨銘、楊涵寫了前三集劇本,還給了完整大綱,結(jié)果正式播出,倆人只落了個“特別鳴謝”。
為了維權(quán),他倆足足跑了四年,才被法院確認身份,把名字補上。
四年啊,對普通編劇來說,維權(quán)比創(chuàng)作還難。難怪有人說“十個編劇九個被騙,剩下一個在維權(quán)”,這話聽著諷刺,卻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
想想也挺唏噓的,觀眾在屏幕前為“國產(chǎn)劇天花板”歡呼,可背后的編劇卻在“地板縫里求生”。
一個在臺上領(lǐng)獎,光鮮亮麗;一個在病床上掙扎,連救命錢都湊不齊。這場景,活脫脫一出荒誕劇。
有人說秦雯這是自毀前程,一個編劇,敢這么編排老戲骨,還明目張膽吞掉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是狠,是短視。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的道理,她怕是全忘了。而程駿年呢,維權(quán)之路也不好走,萬一錄音被認定“侵犯隱私”,不僅維權(quán)可能失敗,還得被反訴。
這就是編劇們的困境:要么忍氣吞聲,看著自己的心血被別人奪走;要么魚死網(wǎng)破,拼盡全力維權(quán),還得擔著風險。
可話說回來,再華麗的包裝,也擋不住真相曝光的那天。
《繁花》再火,也掩蓋不了背后的骯臟;秦雯拿再多獎,也洗不掉搶署名、踩恩人帶來的污點。
程駿年站出來,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討回公道,更是把編劇圈的潛規(guī)則擺到了陽光下。
現(xiàn)在的影視行業(yè),總說要出好作品,要講工匠精神。
可連創(chuàng)作者的基本權(quán)益都保障不了,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怎么出好作品?
編劇是故事的源頭,要是源頭都被污染了,往后還能有多少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結(jié)語:
希望《繁花》這場風波,能成為一個轉(zhuǎn)折點。
讓行業(yè)看到編劇的困境,讓那些壓榨創(chuàng)作者、踐踏規(guī)則的人付出代價,讓更多默默付出的編劇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
畢竟,只有尊重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勞動,才能真正撐起“國產(chǎn)劇的尊嚴”,才能讓華語影視行業(yè)走得更遠、更穩(wěn)。
否則,再高的天花板,也終會因為底下的腐朽,一朝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