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紅書上出個熱梗叫“特朗普烽火戲牛馬”。
究竟是怎么個“戲”法呢?
事情還要從上周說起。
9月19日,特朗普忽然官宣行政令,說要大幅改革外籍勞工的入境政策。
他把刀刃指向H-1B(這是美國為高技能人才設(shè)立的工作簽證,拿這種工簽的70%是印度人,12%是中國人),要求:
“H-1B簽證持有人入境美國時,需要額外支付10萬美元;
雇主為外籍員工申請H-1B,也要每年支付10萬美元?!?/p>
這筆巨款瞬間嚇懵了美國企業(yè)。
要知道在固有政策下,H-1B的注冊費加申請費只要995美刀。
哪怕加上律師費、手續(xù)費等等大額花銷,獲得一份H-1B的總成本通常在2萬美元以下。
可現(xiàn)在,懂王一下子就要打工人和他們的公司交10萬美元“過路費”,這實在太離譜了。
(統(tǒng)計顯示,大型科技公司是美國H1B簽證最大的受益者。
今年上半年,亞馬遜、Meta、蘋果和谷歌
共獲得了23000多份H1B簽證審批。)
為了不破財,雇主們只能緊急召回出國度假和出差的外籍員工,讓他們在9月21日行政令正式生效前回到美國。
當然,“如果實在趕不回來,就先在外面避避風(fēng)頭別回來了”。
看到公司發(fā)來的消息,打工人的天瞬間塌了。
原本打算19號下午乘坐飛機離開美國回家探親的印度人,成了第一批受害者。
據(jù)印度媒體報道,當時有一架從舊金山飛孟買的航班,完成登機手續(xù)即將起飛。
就在這時,一名收到公司法務(wù)消息的印度人忽然站起來,說要下飛機。
隨后,陸陸續(xù)續(xù)又有十來個印度人嚷嚷著要下機。
沒辦法,機組只能放他們下去。
這趟航班折騰了兩個小時后終于順利起飛。同行乘客相當無語,沖著記者吐槽說:
“這事兒太瘋狂,我從沒見過一架飛機能比印度的火車還混亂?!?/strong>
與此同時,大量身在印度的H-1B們,也開始訂票回美國。
從新德里到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的單程票價,僅僅兩小時就從3.7萬印度盧比(折合成人民幣大約2975元),飆漲到了8萬印度盧比(約合6432元人民幣)。
就這樣,還一票難求呢。
好多中國人也在上演“機場大逃殺”,用生死時速趕回美國。
有一對在美國工作的夫妻原本打算回國舉辦婚禮。
他們的家人辛苦籌備了好幾個月,就等著9月23日正式辦儀式,結(jié)果懂王送來的工簽新政徹底攪黃了喜事。
這對小夫妻害怕失去美國的工作,于是果斷放棄婚禮,奔赴浦東機場。
新娘甚至沒來得及見自己的娘家人,沒來得及給去世的爺爺和外婆上柱香,就回美國了。
有一個女生回國處理母親的后事。
誰承想落葬的路上收到了新政的消息。
她掐指一算,就算立刻馬上去機場,也趕不上最后期限了,于是果斷放棄回美。
總體來看,“H-1B們”被懂王安排的晴天霹靂嚇得不輕,不過他們的家長還算淡定。
有人發(fā)了10條60秒的語音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近期無法回國,感覺要在美國“坐牢”了。
結(jié)果家長的反應(yīng)卻很云淡風(fēng)輕:
見過大風(fēng)大浪的叔叔阿姨們不相信美國真會這么搞。
特地安慰孩子說:
“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而且,考慮到特朗普最喜歡極限施壓,然后逐步減壓。
所以,沒必要把他的話太放在心上。
“以靜制動”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證明,一生強悍的中國家長這回真說對了。
就在“H-1B們”打飛滴趕回美國的當口上,白宮忽然辟謠了。
發(fā)言人告訴公眾:
大家理解錯了。
10萬美元并非年費,而是一次性的申請費用。
這項政策僅適用于新簽證申請,不適用于續(xù)簽,也不適用于現(xiàn)有簽證持有者。
那些已經(jīng)持有H-1B簽證且目前身處國外的人士,在重新入境美國時,不會被收取10萬美元。
也就是說,H-1B簽證持有者可以像往常一樣自由地出入美國。
看到這兒,趕回美國上班的打工人才算松了一口氣。
他們感慨特朗普這出朝令夕改的鬧劇,真是赤裸裸的“烽火戲牛馬”。
手握H-1B的人算是平安落地了。
現(xiàn)在,壓力給到了那些即將申請H-1B的留學(xué)生。
畢竟工簽變貴了,企業(yè)考慮到這塊成本,肯定在招聘的時候會更加謹慎。
留子們在美國找工作可能會更難。
而那些無力支付H-1B申請費的小公司,也會面臨運營困境。
原本他們還能用翻漢堡的價格雇一些印度大學(xué)生來做軟件,現(xiàn)在只能找土著來干活了。
還有科研院校,估計也會收緊人才引進政策。
統(tǒng)計顯示,美國大學(xué)副教授的平均工資都不到10萬美元,大概在9.77萬美元左右。
助理教授更低,平均工資是8.5萬美元,講師則是6.28萬美元。
這些數(shù)據(jù)從側(cè)面告訴我們:
在H-1B新政之下,除非某位外籍博士足夠優(yōu)秀,否則高校真沒動力把他留下來當教師。
看起來,懂王想用新政倒逼各行各業(yè)多招美國土著,少聘外國人;但事實上他正在倒逼人才離開美國——企業(yè)又不傻,如果美國土著里有足夠多的適配市場需求的STEM人才,他們干嘛還去招外國人呢?
不過也有人覺得,特朗普這一步走得很明智。
他們覺得,“10萬美元正是人才的試金石”。
“如果一個外國人能為美國企業(yè)創(chuàng)造一千萬甚至一個億美元的價值,那他的老板一定很樂意掏10萬美元為他辦工簽?!?/p>
“這種人,才是美國真正需要的技術(shù)人才?!?/p>
(圖自bbc)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不知道這位嚴格要求年輕人的老同志,是否能為自己的老板創(chuàng)造一億美元的KPI呢?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chǎn)投資、旅游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fā)的文章,或者怎么做自媒體等等。
現(xiàn)在發(fā)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fā)的,現(xiàn)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800個小伙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jīng)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wǎng)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