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掃個碼就能進商場,現(xiàn)在掃個碼可能掏空你家底,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最近刷短視頻,突然刷到一條“健康碼解綁教程”,心里咯噔一下。
說實話,要不是這條提醒,我壓根忘了手機里還沉睡著這兩個“古董級應用”。
行程碼下線一年多了,健康碼也早成了歷史名詞,可你打開支付寶仔細看,它們像幽靈一樣,依然牢牢綁著你的身份證、家庭住址、手機號!
很多人覺得:“反正都不用了,解不解綁有啥區(qū)別?”這想法大錯特錯!舉個現(xiàn)實例子:去年某地爆出過一批數(shù)據(jù)泄露事件,黑客正是通過攻擊早已停更的防疫小程序,竊取了上百萬用戶的身份證正反面照片。
這些信息在黑市被打包出售,一條才賣幾毛錢,但落到詐騙團伙手里,就是精準詐騙的“彈藥庫”。
你的姓名+身份證+手機號能干什么?能注冊網(wǎng)貸平臺,能偽造證件,甚至能冒充公檢法給你家人打電話!有朋友可能杠:“我窮,騙不到我頭上”,但騙子要的不是你的存款,是用你的身份去騙別人!到時候警察找上門,你百口莫辯。
有人說:“支付寶是大平臺,安全有保障。”但別忘了,哪怕是阿里騰訊,也發(fā)生過數(shù)據(jù)泄露。
更關鍵的是,這些防疫類小程序當時是緊急上線的“特殊產(chǎn)品”,很多接口權限開放得比普通應用更寬。
現(xiàn)在它們成了“數(shù)字廢墟”,維護力度大幅降低,反而成了安全鏈條上最脆弱的一環(huán)。
這就像你搬家了,卻還把老房子的鑰匙插在門上。你覺得沒人會去?但總有有心人會順手牽羊。
手把手教學:3分鐘永久斬斷隱患
操作比你想的簡單,根本不用找客服(現(xiàn)在估計也找不到)。以支付寶為例:
1. 打開支付寶,點右下角【我的】→右上角【設置】
2. 進入【用戶保護中心】→【個人信息授權管理】
3. 頁面會列出所有授權過的小程序,往下滑找到【通信大數(shù)據(jù)行程卡】和【健康碼】(各地名稱略有差異,認準官方圖標)
4. 分別點進去,果斷點擊【解除授權】→【確認】
全程不用填驗證碼,不用刷臉,就像刪除購物車商品一樣簡單。做完這一步,這些程序再也讀取不到你的任何信息。
順手教大家個進階技巧:在同一個頁面,挨個檢查其他長期不用的外賣、租房、購物小程序。
特別是那些只用過一次的“臨時工具”,很多連圖標都模糊了還占著權限。一次性清理干凈,手機能提速,隱私安全還能再加一道鎖。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數(shù)字時代,我們的信息就是一座座小金礦,你不主動保護,就別怪有人來偷挖。
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數(shù)字自保”。轉發(fā)給家人朋友,今晚睡前花三分鐘,等于給隱私上了把硬核的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