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九月二十二號的國民黨辯論,本來是要比路線的,卻因為鄭麗文的用詞引發(fā)熱議,她沒再說傳統(tǒng)的“一中各表”,而是直接換成了“與時俱進”,這并非簡單的語言替換,而是帶有明顯政治意味的一次調(diào)整。
在場的誰都心里門兒清,這不是隨口說錯,是反復盤算過的選擇,可疑問來了,國民黨咋還費勁兒補讓現(xiàn)實戳破的共識?
年輕一輩對這說法根本不感冒,對岸早就明說不接受這種模糊勁兒,這樣的政治基石還能撐多久???
九二共識的模糊,走到盡頭了
“九二共識” 當年能立住腳全靠這份模糊勁兒,九二年在香港的那場會談,沒簽過啥協(xié)議,也沒留下半句具體字兒,說到底就是雙方的一份默契。
它的核心點是 “一個中國”,但國民黨之后反復提 “各自表述”,讓這共識有了操作空間,過去十幾年,這套模糊的說法確實頂起了兩岸最基本的互動,也能算個緩沖層。
可現(xiàn)在環(huán)境變了,這個緩沖墊上了高壓電,來自大陸的壓力擺在第一位,態(tài)度已經(jīng)沒有含糊的余地,國臺辦明確講過,不接受所謂“各表”,也多次重申“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任何擦邊球,哪怕是國民黨堅持的“各表”都被視為挑戰(zhàn)底線,過去還能留有模糊空間,如今幾乎被壓縮到?jīng)]有余地,另一頭是美國的壓力,中美競爭愈演愈烈,臺海局勢動一下美國就緊張。
美國不斷推動臺灣進行軍備升級,想讓臺灣在地區(qū)博弈里扮演“前沿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想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就走得很艱難。
鄭麗文說的“不做麻煩制造者”、“要當和平締造者”這些軟和話,連她反對軍備競賽這事兒,在美國看來說不定就是 “不順著來”。
臺灣內(nèi)部才藏著真變化,年輕一輩對 “一個中國” 壓根沒感情,那就是教科書上的字眼,和現(xiàn)實日子沒關系,長期以來民進黨總把 “九二共識” 說成 “對大陸妥協(xié)” 的代名詞,還變成了負面標簽。
島內(nèi)的政治圈子里,這詞兒跟 “選舉毒藥” 沒兩樣,國民黨只要一強調(diào) “九二共識”,不僅拉不來年輕人的選票,還可能被扣上 “賣臺灣” 的帽子。
國民黨為“九二共識”吵成三派
眼下的“九二共識”就像一棟搖搖欲墜的老樓,國民黨內(nèi)部有人要翻修,有人要粉刷,還有人干脆提議推倒重建,看似熱鬧的討論,其實全都離現(xiàn)實越來越遠,更像是在危樓里討論怎么貼壁紙。
第一派是張亞中的“拆了重建派”,他主張干脆放棄“九二共識”,重新回到更早的“國統(tǒng)綱領”,甚至提出直接與大陸簽和平備忘錄,這個想法在深藍選民里確實有一定市場,因為它夠徹底,夠激進。
但問題是,這幾乎完全無視島內(nèi)多數(shù)民意,對于年輕人來說,“國統(tǒng)綱領”早就是過時的歷史產(chǎn)物,拿出來只會顯得脫節(jié)。
若真這么做,藍營恐怕還沒等到政策見效,就先在選票上輸?shù)靡粩⊥康?,他想重建的早就是塌掉的舊地基。
第二派是郝龍斌的“原樣維護派”,走的是“原封不動”的路子,他的算盤就是穩(wěn)住傳統(tǒng)藍營的支持者,不搞新花樣,只給鐵票粉絲一份安全感。
可問題是,大陸早把話挑明不接受 “各表” 了,郝龍斌再死扛,也只是對著臺灣內(nèi)部喊,根本沒法溝通,在兩岸之間,這堅持早成了 “精神勝利法”,純屬自說自話。
第三派是鄭麗文的“表面翻新派”,她的做法更靈活,試圖用“與時俱進”這種模糊的說法,替換掉“一中各表”的敏感部分。
她很清楚,現(xiàn)在年輕選民對“統(tǒng)一”議題普遍反感,所以通過淡化爭議,想為“九二共識”保留一點生存空間。
“九二共識”只剩下口號空轉(zhuǎn)
鄭麗文的算盤看似精明,實則并不高明,她用“與時俱進”替代“一中各表”,想讓“九二共識”在島內(nèi)多一些空間,但這種做法只是換了個說法,本質(zhì)一點沒變。
原本還能勉強維持溝通的概念,被掏空得連骨架都不剩,最后既安撫不了大陸,也得不到島內(nèi)的真心支持,換句話說,她只是用一個新的模糊替換掉了一個早就失效的舊模糊。
可問題是,國民黨這幾年越來越愛耍文字把戲,當年 “九二共識” 的模糊勁兒,本是靈活的政治法子,還能保住兩岸最基本的互動。
但現(xiàn)在,從“一中各表”到“與時俱進”,語言的修補已經(jīng)變成了回避現(xiàn)實,修來修去不但沒有減少矛盾,反而讓矛盾更尖銳,模糊不再是緩沖,而是負擔。
到頭來 “九二共識” 在兩岸間早變成空話,大陸明確不接受 “各表”,臺灣選民對這詞也沒了興趣,它既不是溝通的鑰匙,也不是拉選票的加分項,反倒成了兩邊都嫌棄的麻煩累贅。
在當前的臺海局勢里,清晰的態(tài)度比含糊的口號更重要,模棱兩可的說辭只會被各方當成試探,增加誤判的風險。
島內(nèi)的民意更現(xiàn)實,最新調(diào)查顯示,超過六成民眾對臺海局勢充滿擔憂,他們想要的不是新包裝的口號,而是能降低風險的實際措施,他們關心的是怎樣避免戰(zhàn)爭、保障經(jīng)濟,而不是政治人物在詞句上打太極。
國民黨如果還把精力放在解釋“九二共識”的不同版本上,只會讓民眾覺得它脫離現(xiàn)實,繼續(xù)在這個已經(jīng)失效的說法上內(nèi)耗,意味著不斷消耗自己的信譽。
要走出困境,國民黨必須正視一個殘酷的事實,“九二共識”可能真的已經(jīng)走到盡頭,真正的出路不是繼續(xù)粉飾舊房子,而是重新打地基。
國民黨要提出一套能回應大陸政治底線、考慮美國因素,又能照顧島內(nèi)主流民意的新思路,只有這樣,才可能找到未來的生存空間。
如果還是在一條走不通的老路上換司機、換漆色,那最終還是開不出困境,反而會被歷史一步步邊緣化。
參考資料
國民黨主席選舉呈“三強鼎立” 馬英九表態(tài)支持世代交替2025-09-19 08:24·臺海網(wǎng)
得軍系票者將勝出?港媒:國民黨主席選舉郝龍斌、鄭麗文對決2025-09-22 06:46·海峽導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