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臺風“樺加沙”,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內,天青色舞衣隨旋律流轉。9月26日至27日,上海歌舞團新國風舞劇《李清照》在這里上演,這場跨越風雨的藝術盛宴為香港“中華文化節(jié)2025” “明月耀香江”“國風國韻飄香江”三大文化活動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增進滬港兩地的文化交流。
預售階段,舞劇《李清照》便引爆期待,香港兩場演出門票迅速告罄?!捌诖丫茫K于等到這場宋韻盛宴。”開演前,手持門票的陳女士難掩興奮。熱情背后,是香港市民對中華經典題材的深厚情感,足見傳統(tǒng)文化穿越千年的感染力。
9月26日下午,來自香港14所中小學的學生們觀摩了《李清照》公開排練
風雨無阻,背后是一群人爭分奪秒
超強臺風“樺加沙”于9月23日-24日影響香港,舞劇《李清照》能否如期上演?這對上海歌舞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9月22日,上海歌舞團先行人員抵港即提前部署,加快裝臺進度,將繁重工作濃縮進13個小時;原定24日抵達的演員大部隊因航班接連取消,經多方協(xié)調于25日陸續(xù)抵港。在團隊高效協(xié)作下,舞臺搭建于25日全面完成,26日上午進行集中排練,當天下午的公開聯(lián)排及晚間的首演均如期舉行,高質量完成。這離不開上海歌舞團全體演職人員的靈活調度和滬港兩地緊密配合。
9月26日下午,來自香港14所中小學的學生們觀摩了《李清照》公開排練,小觀眾們在特別的藝術課堂感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舞臺上,汝瓷天青的舞美基調與流轉的多媒體背景相得益彰,15 個詞牌名串聯(lián)起李清照的人生軌跡——從“和羞走,倚門回首”的少女靈動,到“生當作人杰”的豪邁悲愴,再到“尋尋覓覓”的暮年凄涼。
舞劇《李清照》劇照
一位觀看公開排練后的學生說:“沒想到歷史書上的人物可以如此鮮活。我感受到李清照從開心到悲傷的心情變化,感覺她和我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赐暄莩?,我特別想回去再好好讀一下李清照的詞?!?/p>
當晚首演后,香港觀眾的掌聲久久不停息,觀眾查先生感嘆:“從開場的第一秒到最后的落幕,整個劇場都籠罩在中式美學和深沉的情感里。這不僅是一個才女的故事,更是一種跨越千年、直擊人心的力量。感謝上海歌舞團,在臺風過后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場直擊靈魂的藝術洗禮,這絕對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夜晚?!?/p>
舞劇《李清照》劇照
舞臺上下,連接滬港的文化心跳
原計劃于24日下午舉辦的舞蹈工作坊,因天氣原因調整至27日上午10:30舉行。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王佳俊、首席演員周曉輝等帶領香港舞蹈愛好者,深入體驗劇目片段與角色塑造過程。前一天,從聯(lián)排、公開彩排到正式演出,他們已經跳了三遍《李清照》。第二天一早,他們又打起精神面對香港舞蹈愛好者。雖然工作坊時間變更,但參與者們熱情不減。
活動中,多位舞蹈愛好者跟隨兩位主演學習“劇中同款”舞蹈動作,并在主演指導下嘗試融入個人理解。參與工作坊的李小姐說道:“這絕對是一次超越期待的體驗!兩位老師不僅現(xiàn)場帶領我們學習《點絳唇》《聲聲慢》的段落,更為我們講解了動作背后的人物情緒。這讓我明白,舞蹈動作不是外在的模仿,而是從文化和心境里生長出來的,非常受教?!?/p>
9月27日舉行的《李清照》舞蹈工作坊
“《李清照》是橋梁,連接著滬港的文化心跳?!?上海歌舞團團長王延的感慨,在謝幕掌聲中得到最好印證??缭斤L雨的演出,不僅展現(xiàn)了專業(yè)院團的應變能力,更彰顯著文化交流的韌性——當臺風過后的第一束光點亮舞臺,當千年詞心與當代觀眾相遇,文化的凝聚力便在這一刻充分彰顯。
兩場演出落幕,而文化的交流和對話仍在延續(xù)。許多觀眾帶著感動重翻《漱玉詞》,舞蹈愛好者在練功房回味習得的動作。正如舞臺上那道歷經“開片” 卻更顯溫潤的汝瓷意象,這場風雨中的文化之約,雖經波折但綻放光芒,為滬港文化交流續(xù)寫新的篇章。
原標題:《臺風過后,舞劇《李清照》香港上演:“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夜晚!”》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歌舞團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