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參訪,我們?nèi)ケ榱吮本┑闹包c,例如天壇、故宮、長城、國子監(jiān)與孔廟等等。在天壇,我們參訪了回音壁、祈年殿、圜丘等,見識了古人對于天的敬重,以及天子對于天地萬物的殷殷關切。在故宮,巍峨的宮廷建筑展現(xiàn)了明清盛世的宏大,以及建筑工藝的巧奪天工,一想到腳下踩的一磚一瓦是從明清時期留存到現(xiàn)在的古物,六百多年前的古人與我踏在同一塊磚上,內(nèi)心便無比激動。雖然很可惜沒有看到殿內(nèi)的文物,也沒有聽到比較詳細的建筑介紹,但這仍然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而在孔廟與國子監(jiān),尊敬的老師帶領我們了解了古時帝王對于孔子的崇敬精神,以及古時對于帝王教育的重視,另外也詳細講解了這里面的建筑與陳設。例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提到匾額上的帝王印信如果是在左下角,代表作品不是出自帝王之手,他只是看過而已;但如果是在正中間,代表作品出自帝王本人之手。這讓我學到了一個十分實用的知識。正因為老師豐富又詳細的介紹,才讓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并且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往后參訪古跡、博物館的時候,更懂得如何觀察文藝作品與建筑,而不是走馬觀花地瀏覽這些歷史文物。
在長城,即使天氣炎熱,我們依然頂著火辣的太陽爬了上去。雖然又累又渴,但走過長城的一階一石,看著綿延不絕的古老城墻,以及城墻外的萬里千山,一切疲累頓時煙消云散。雖然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爬了一小段,難免覺得不太盡興,但能親身爬上長城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另外,我們也去了北京大學,體驗了高等學府的書香氣息。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中式建筑與造景竟然能如此和諧地與現(xiàn)代教學大樓相融合。在北大校園,有垂柳環(huán)繞的未名湖,不時還會走過中式橋梁,小橋流水儼然成為校園的一景;而走到柳樹與湖畔旁,忽見新式教學大樓矗立眼前,卻又全然不顯得違和。這讓我不禁羨慕起北大的學生,能在如此富有情調(diào)與文化氣息的校園中學習。
晚上的北京依然充滿光彩,我們還體驗了亮馬河夜游。除了河上的燈光造景,河岸兩旁亮麗的高樓大廈更充分展現(xiàn)了北京的繁華。我們乘著船,伴著夜晚的徐徐微風,將北京的夜景盡收眼底。
另外,在這趟行程中,我還收獲了一群要好的朋友。我們一起吃飯、爬長城,互相交流著彼此的生活與文化,比如討論平時看的電視劇、民間故事,也會交流彼此喜歡的特色食物。在長城上,我們?yōu)楸舜思佑痛驓猓瑘猿峙赖搅隧敹说牟t望臺;他們也會不時提醒我們小心臺階,或是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拍照;吃飯的時候,也會很熱心地幫我們倒飲料。即使我話比較少、不太外向,他們依然會很熱情地跟我聊天。很感謝他們的陪伴,正因這幾天的參訪讓我認識了這么一群友善的朋友,才讓我的北京之行更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2025年元月起,京彩臺灣面向全網(wǎng)發(fā)起“京臺心故事”主題征文活動,邀請兩岸同胞和青年朋友用文字記錄京臺兩地的旖旎風光與人文肌理,梳理京臺生活中的點滴感悟,暢談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兩岸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我們期待與你一同書寫“兩岸一家親,京臺心連心”的動人故事~
作者 | 清華大學臺青小金
京彩臺灣
微信號:bjstb2017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