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jié)尾
1948年冬,上海的航線上有一架軍機飛往香港。
機上坐著一位中年人,穿著整齊的軍裝,神情平靜,看不出什么異樣。
他手邊只有一個小皮包,沒人知道里面裝著什么。
其實,那是一份手寫的作戰(zhàn)部署圖,來自“剿匪總司令部”,詳細標明了從海州到商丘的兵力布防。
幾十年后,有人回憶起這事時說:“那張圖,可能比一個軍還值錢。
這人叫吳仲禧。
他不是中共公開的將領(lǐng),也不是國民黨舞臺中央的人物。
在很多檔案里,他的名字都只是匆匆一筆。
但他在敵營潛伏了整整18年,參與策反、傳遞情報、掩護組織,幾乎橫跨整個抗戰(zhàn)與解放戰(zhàn)爭時期。
說起來,他的轉(zhuǎn)變并不突然。
他年輕時是孫中山的追隨者,早年參加過學生軍,北伐時打得最猛的幾場仗——汀泗橋、賀勝橋、武昌——他都在場。
那時候他是第4軍的團附,后來打著打著就成了師長。
按理說,仕途正順,可他偏偏在“四一二”政變后選擇離開,回了老家福州。
沒人勸得動他。
那會兒的他什么都不說,只是常常一個人坐院子里發(fā)呆。
后來有人問起,他只說了一句:“不想再跟著殺自己人。
回福州后,他開始接觸另一種圈子——鄧演達、林亨元,還有當時搞國民黨行動委員會的一批人。
再后來,他成了福建事變里的重要一員,還參與過與陳濟棠的秘密協(xié)調(diào),讓紅軍順利通過粵北。
這事兒聽著簡單,其實操作起來非常難。
陳濟棠是廣東的軍閥,脾氣古怪,平時誰的面都不給。
可吳仲禧和他參謀長是保定軍校的老同學,靠這層關(guān)系,他讓王紹鏊進去談了一次。
談完之后,陳濟棠就默認紅軍可以過境了。
從這時候開始,吳仲禧已經(jīng)不再是“哪一派”的問題,而是徹底在心里做了決定。
1936年,他去了張發(fā)奎的部隊,被任命為蘇浙邊區(qū)晉綏公署的作戰(zhàn)科科長。
張是他北伐時的舊上司,信得過他。
也正因為這層信任,吳仲禧得以在張的部隊里活動多年,掩護地下黨的行動,還建立了戰(zhàn)地服務(wù)隊,專門做民間動員。
有一次,張發(fā)奎急著要渡江,命令二十天內(nèi)建好一座浮橋。
吳仲禧只說:“給我兩周就夠。”他動員服務(wù)隊跑遍沿江村鎮(zhèn),組織民工、征集船只,13天就搭完了。
張發(fā)奎當場拍著桌子說:“這才是真正的部隊。
后來八路軍韶關(guān)辦事處被特務(wù)盯上,吳仲禧提前放出風聲,通知云廣英注意安全。
再后來,特務(wù)跑到辦事處門口鬧事,他直接派士兵過去清場。
幾個特務(wù)嚇得連夜跑了。
說實話,這種事做一次容易,年年做、一直做,就不是膽子大,而是信念硬。
到了1940年代,他調(diào)去柳州,開始頻繁和吳石來往。
吳石是保定軍校的同屆生,早年也參加過北伐,后來做到“國防部”參謀次長。
兩人早就認識,只是多年沒聯(lián)系。
誰也沒想到,這一次聯(lián)系,成了情報戰(zhàn)線上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
一開始,吳仲禧只是找他聊北伐舊事,說說當年怎么打汀泗橋、怎么在武昌城下熬了三天三夜。
接著就扯到當時葉挺怎么帶著獨立團沖鋒,再慢慢提到共產(chǎn)黨的一些人,說:“那時候他們就不怕死。
吳石聽了不說話。
過了很久才問:“你現(xiàn)在還和他們有聯(lián)系?
吳仲禧沒正面回答。
他只是說:“你也不是糊涂人,蔣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心里比誰都明白。
之后的事發(fā)展得很快。
吳石開始主動掩護吳仲禧,又介紹他認識了自己的學生——胡宗憲,是“剿總”的情報科科長。
胡宗憲每周給他送來敵我兵力部署圖,精準到連各旅的番號都標得清清楚楚。
這些情報,吳仲禧一一轉(zhuǎn)交給中共地下組織,有時走香港線,有時通過律師林亨元,有時只能靠自己親自送。
1949年初,江防部署爭議激烈。
湯恩伯一派主張放棄江北,死守江南
這對共產(chǎn)黨來說是個天賜良機。
可如果沒有情報,就算知道對方要“守江南”,也不知道該從哪兒打。
吳仲禧這時候又動用人脈,拿到了湯恩伯下發(fā)的具體命令。
他原本想通過上海送出去,可那會兒交通線被封死了。
于是他坐軍機去了香港,把情報交給劉人壽,再通過秘密電臺發(fā)往延安。
這份情報,不久后被送到中央軍委。
再過幾個月,渡江戰(zhàn)役打響。
新中國成立后,吳仲禧終于公開身份。
他沒當大官,只是留在廣東,做過人民法院副院長、省司法廳廳長、省政協(xié)副主席這些職務(wù)。
算不上顯赫,卻始終穩(wěn)當。
他不太喜歡別人提起過去。
有人想請他寫回憶錄,他只說:“我做的事,早就交代清楚了。
1983年6月15日,吳仲禧在廣州去世,88歲。
從那以后,再也沒人這樣叫過他:“吳將軍”。
- 參考資料:
- 王明珂,《諜影重重:中共隱蔽戰(zhàn)線紀實》,人民出版社,2009年。
- 李潔非,《潛伏十八年:中共隱蔽戰(zhàn)線紀實人物》,三聯(lián)書店,2015年。
- 張海鵬主編,《中國現(xiàn)代史資料選輯(第九輯)》,中華書局,1986年。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情報戰(zhàn)線人物紀實》,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