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在上海市中心的商業(yè)體內,參觀被稱為中國文化瑰寶的“云岡石窟”,是一種怎樣的神奇體驗?在不久之后,上海市民即將有機會親身感受。9月27日,《云海相望——云岡石窟藝術特展》發(fā)布會在虹口區(qū)今潮8弄隆重舉行。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王朝開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代表了公元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岡第12窟“音樂窟”
本次展覽將于2025年10月10日在位于虹口區(qū)的上海趣看美術館及今潮八弄開展,通過戶外+室內雙展區(qū)聯動的創(chuàng)新模式,以數字科技與當代藝術為抓手,為2025-2026年上海文博市場注入兼具學術深度與體驗價值的文化力量。
本次云岡石窟藝術特展以大規(guī)模、高精度復原及數字化形式集中赴滬呈現,匯聚云岡文物、3D復原石窟、當代藝術作品近百余件(其中多件珍貴展品、文物為首次亮相展出),VR交互體驗以及原創(chuàng)數字藝術作品30分鐘,借助激光造影、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等多元媒介,完整呈現云岡石窟文物自開鑿、保護至當代活化的全歷程。
展覽創(chuàng)新采用“雙子星”布展模式,構建兼具學術性與體驗感的觀展路徑:戶外展區(qū)以云岡第十二窟“音樂窟”為核心,為觀眾打造視覺、聽覺、觸覺交織的沉浸式場景;室內趣看美術館展區(qū)則層層遞進——經由“化相”單元感受造像美學的具象化,在“傳摹”單元見證匠人技藝的代代延續(xù),于“光息”單元體驗光影間的藝術生命,最終抵達“神往”單元開啟古今文明對話。
核心亮點一:全球最大1:1復原窟首次走出博物館
本次展覽的核心體驗,莫過于云岡第12窟“音樂窟”的1:1復原窟完整落位于上海虹口區(qū)今潮八弄。
云岡石窟第12窟內壁上雕刻著手持琵琶,篳篥,古琴等中西式樂器的伎樂天人,加上千姿百態(tài)、隨著音樂起舞的飛天,組成了“中國最早的宮廷交響樂團”。為了精準還原這一藝術瑰寶,云岡研究院技術團隊采用三維激光掃描與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建立毫米級精度三維模型,復刻洞窟巖石肌理與造像細節(jié)。本次展覽還特別注重聲覺維度的復刻。觀眾步入其中,不僅能近距離觀看石窟的細節(jié),還能聆聽來自云岡石窟的聲音。
本次展出的云岡第12窟“音樂窟”的1:1復原窟
核心亮點二:消失千年的云岡“西立佛”首次公開展出
本次展覽還將呈現“文物背后科技力量”的重磅展品,即云岡研究院最新修復成果——云岡西立佛復原像,此項展品為首次在上海公開展出。
根據1992年發(fā)掘出土的眾多佛像石塊,云岡研究院借助三維掃描、數據計算等現代數字技術,再通過人工智能輔助,對西立佛做出了虛擬修復和縮小比例的3D打印形象。站在3D打印的西立佛前,觀眾將透過佛像殘損的痕跡,探尋其“前世今生”。
復原后的云岡“西立佛”
核心亮點三: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項的云岡樂舞從學術到臺前完美呈現
在沉浸于“音樂窟”之后,觀眾還可以欣賞到以該石窟飛天等形象姿態(tài)為藍本高度還原的云岡樂舞展演。這支樂舞由本次展覽的執(zhí)行策展人、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分場導演田晴執(zhí)導編排,巧妙將石壁上“沉睡”千年的伎樂塑像轉化為真人演繹。展覽期間每周末和節(jié)假日,這支云岡樂舞都將在今潮八弄定期上演。
云岡樂舞展演
核心亮點四:全新數字藝術化表達,重新定義沉浸式光影
本次展覽的另一個核心亮點,是位于趣看美術館主展區(qū)的沉浸式多媒體光影廳“光息”單元,觀眾將在光影空間內開啟一場“30分鐘,穿越1500年”之旅。
“光息”展廳的內容創(chuàng)意取自云岡石窟中的傳統(tǒng)樂器、經典紋樣與傳承故事。觀眾可以在此“穿越”回北魏時期,通過激光雕刻技術親歷千年石窟的開鑿場景,也可以于佛窟深處仰望精妙造像的變化流轉,還可以體會學者與藝術家們對文化遺產的持續(xù)守護與再創(chuàng),如同觀賞一幅流動的云岡藝術長卷。
核心亮點五:定制級妝造看展化身飛天一秒千年
展覽還為國潮愛好者特別增設北魏妝造體驗環(huán)節(jié),游客可購買“妝造”票,享受現場提供的定制妝造服務:全套妝造依據云岡石窟壁畫、造像服飾復原,每一處細節(jié)均參考石窟文物與史料記載精心打造,力求復刻北魏時期的服飾美學。游客可現場挑選心儀服飾,在專業(yè)人員的協(xié)助下完成造型,隨后身著北魏服飾漫步展區(qū),以更具代入感的視角感受千年文明。
此次《云海相望——云岡石窟藝術特展》,通過前沿科技將崖壁間的千年藝術轉化為可觀看、可感知、可移動、可傳承的體驗,這不僅是對云岡石窟文化遺產的展示與傳承,更是數字化浪潮下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
該展覽將接棒此前引爆文旅市場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與《何以敦煌藝術大展》,以更沉浸、更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積極探索文物展示利用新路徑。這也是上海持續(xù)推進"上海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館之都"的重要舉措之一,為公眾提供了感受中華石窟藝術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
原標題:《足不出滬參觀“云岡石窟”是怎樣的體驗?這場文化盛宴不容錯過》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李一能 攝 圖片來源:李一能 攝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李一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