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羽毛球的黃金年代,誰都繞不開一個名字——李永波。
這老爺子可是個實打?qū)嵉摹皞髌婧萑恕保荷砀卟蛔?米7,脾氣爆得像炮仗,早年因為這臭脾氣兩次被退隊,連教練都覺得“這小子難成大器”。
可偏偏就是他,硬生生把低谷期的中國羽毛球拽上世界巔峰,一口氣培養(yǎng)出92個世界冠軍,連“超級丹”林丹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但你敢信?如今的李永波,不在國內(nèi)享受“羽壇教父”的光環(huán),反倒跑到馬來西亞的果園里種起了榴蓮,活成了個“水果販子”。
有人納悶:放著國家隊總教練的位置(哪怕是顧問)不干,跑去種榴蓮,這老爺子到底圖啥?
要聊李永波,就得先說說他那“毀譽(yù)參半”的執(zhí)教生涯。1993年,中國羽毛球正處在“誰都能欺負(fù)兩下”的低谷,李永波臨危受命當(dāng)總教練,一坐就是24年。
這24年里,他把國羽從“軟柿子”變成了“全球王牌”,倫敦奧運會直接包攬5枚金牌,那架勢,簡直是讓其他國家選手“聞風(fēng)喪膽”。
但他的管理方式,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典型的暴君式領(lǐng)導(dǎo)”。
隊里他說一不二,教練班子幾十年不變,全是他的“自己人”;隊員想談戀愛?行,但前提是必須拿成績,拿了冠軍,他能把你寵上天,沒成績?那對不起,靠邊站。
他的邏輯特簡單:“競技體育,冠軍就是硬道理,沒冠軍談啥尊重?”
這種“唯成績論”和強(qiáng)勢作風(fēng),成了他的雙刃劍。
一方面,他靠著這股狠勁逼出了一批世界冠軍;可另一方面,也給國羽埋下了大雷。倫敦奧運會后,他似乎沒了往日的勁頭,隊伍建設(shè)亂成一鍋粥:主力組合說拆就拆,新人培養(yǎng)毫無規(guī)劃,等到里約奧運會,國羽成績一落千丈。
更要命的是,他干了24年總教練,愣是沒培養(yǎng)出一個能接班的人,自己一卸任,國羽直接陷入“群龍無首”的尷尬,這幾年的成績起伏,說到底還是在為當(dāng)年的“欠賬”買單。
2018年,李永波卸任,他的“100個世界冠軍”夢也定格在了96個。之后他沒留在國內(nèi),反而跑去馬來西亞種榴蓮,有人說他是“逃避責(zé)任”,也有人說他是“看透了”。
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李永波這一輩子,都在和“不服”較勁:年輕時不服身高和脾氣的偏見,硬是打進(jìn)國家隊;當(dāng)教練不服國羽的低谷,硬是帶出黃金時代。
可到了晚年,或許他也累了——那些爭議、那些罵名、那些卸任后國羽的爛攤子,與其回去趟渾水,不如在果園里和榴蓮打交道來得痛快。
如今的他,不用再為成績焦頭爛額,不用再和人爭得面紅耳赤,每天看看果樹、盼著榴蓮成熟,倒也活得瀟灑。
至于“為啥不回國執(zhí)教”,或許答案很簡單:他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與其回來被人指指點點,不如守住自己的“榴蓮園”,過點踏實日子。畢竟,能把國羽從谷底拉上巔峰,他的功,早已經(jīng)寫進(jìn)了中國羽毛球的歷史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