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的舊金山灣區(qū),38歲的Richie習慣性摸向床頭的手機。
屏幕亮起的瞬間,臥室里飄來一縷雪松混著琥珀的香氣——那是他設置的“晨起模式”,比鬧鐘早十分鐘喚醒嗅覺。
這個曾在大學宿舍搗鼓香薰設備的香水狂人,大概沒想到十年后,自己創(chuàng)立的Pura智能香薰機,會成為北美400萬家庭的“嗅覺管家”。
這不是孤例。
從紐約高線公園的 loft 公寓,到德州牧場的客廳,智能香薰機正在重塑美國人的居家體驗。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Pura營收突破7500萬美元,而在亞馬遜平臺,其入門套裝長期盤踞香薰類目TOP5。
這場靜默的嗅覺巨變,究竟藏著怎樣的爆款密碼?
從香水執(zhí)念到爆款原點
故事要從2014年的硅谷說起。Richie在斯坦福大學主修工業(yè)設計時,總在書包里裝著三支不同香型的香水。
“每次約會前,我都要在宿舍噴半小時香水,但走廊盡頭的鄰居總敲門問‘是不是煤氣泄漏’。”這個尷尬的場景,催生了他做“可控香氛設備”的念頭。
轉機出現(xiàn)在一次校友聚會上。
Richie遇到深耕制造業(yè)的Bruno,兩人在車庫搗鼓三個月,做出第一臺原型機:插電式設計,能通過手機APP調節(jié)噴霧頻率。
2015年他們帶著產(chǎn)品登上Kickstarter,原本5萬美元的目標,最終募得11.8萬美元。一位backer留言:“終于不用在開會時偷偷往袖口補香水了?!?/p>
初代產(chǎn)品的爆火,源于精準踩中痛點。
傳統(tǒng)香薰蠟燭需手動點燃,噴霧留香僅2小時,而Pura的“離家模式”能在檢測到用戶定位離開后自動暫停,“夜間模式”則會降低噴霧頻率,避免會讓香味干擾睡眠。
這些細節(jié),直接讓產(chǎn)品上線首年銷量破10萬臺。
會“思考”的香薰機:從硬件到生態(tài)的蝶變
在德州奧斯汀的一間心理咨詢室,Dr. Lee的辦公桌上擺著兩臺Pura設備。
“周一上午用薄荷提神,周五下午換薰衣草放松?!边@是Pura“場景化”策略的縮影——通過APP預設12種模式,覆蓋辦公、瑜伽、閱讀等場景,甚至能根據(jù)室內溫度自動調節(jié)噴霧量。
更聰明的是“香氛瓶生態(tài)”。
Pura的香氛團隊每年研發(fā)30+新香型,從“南瓜香料拿鐵”的秋日限定,到與Aēsop聯(lián)名的“櫻草花”,單瓶售價15.19美元,卻能貢獻80%的復購率。
用戶Sarah在TikTok分享:“買機器花了70刀,三個月香氛瓶就買了200刀,但看著孩子在安全香氛里熟睡,覺得值?!?/p>
這種“硬件+耗材”的模式,讓Pura的用戶LTV(生命周期價值)提升3倍。
2024年數(shù)據(jù)顯示,85%的用戶會定期訂閱香氛瓶,而獨立購買的用戶中,60%在半年內復購第二臺設備——客廳、臥室、辦公室,每個空間都需要專屬的氣味。
從DTC到全民種草:嗅覺的社交貨幣
在洛杉磯的網(wǎng)紅咖啡館,Pura Mini成了新晉拍照道具。白色啞光機身搭配漸變色香氛瓶,被博主們稱為“最不像家電的智能家居”。
這種美學設計,源自Pura對核心客群的精準洞察:25-40歲的都市白領,愿意為“好看的香氛”支付溢價。
社交媒體的裂變效應超出預期。
TikTok上#PuraHack話題下,有120萬條視頻教用戶“如何用香氛機打造約會氛圍”,一位家居博主的“車載香薰改造”視頻獲贊38萬。
而在Instagram,Pura與Anthropologie聯(lián)名的“蜜脆橡木”系列,因瓶身設計酷似威士忌酒標,成了家居博主的“曬單必備”。
線下渠道的拓展同樣巧妙。
2023年Pura入駐Target超市,在香薰區(qū)設置“氣味體驗站”,顧客掃碼即可通過APP“云試香”。
一位Target店員回憶:“有個媽媽帶著女兒來,說孩子過敏不能用蠟燭,現(xiàn)在每都來買新香型?!?/p>
嗅覺經(jīng)濟的下半場:從北美到全球的“氣味戰(zhàn)爭”
當Pura在北美攻城略地時,中國品牌正在上演“錯位競爭”。
小米2025年推出的智能香薰機,主打“百元價位+米家生態(tài)”,通過藍牙連接實現(xiàn)“開門自動噴香”,上市首月銷量破10萬臺。
而在深圳,某代工廠負責人透露:“2024年智能香薰機出口量同比增200%,北美占60%,歐洲開始流行車載款?!?/p>
行業(yè)的暗戰(zhàn)已至。
Pura最新推出的Pura 4代加入“空間感知”技術,能根據(jù)房間大小自動調整噴霧范圍;
國產(chǎn)新銳品牌AIVI則主打“精油定制”,用戶可上傳照片生成專屬香型。
這場嗅覺改革,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特不特”。
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間公寓里,28歲的程序員Mike同時用著Pura和小米的設備?!翱蛷d用Pura的木質調,書房換小米的柑橘香?!?/p>
這種“混搭”現(xiàn)象,恰是智能香薰機行業(yè)的縮影——它不再是小眾玩具,而是成為智能家居的“標準配置”,如同十年前的智能音箱。
從硅谷車庫到全球市場,智能香薰機的十年進化史,本質是“嗅覺剛需化”的過程。
當科技賦予氣味“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而香氛已經(jīng)從“悅人”轉向“悅己”,這場關于氣味的巨變,才剛剛開始。
那些藏在噴霧頻率里的細節(jié),還有為特定場景定制的香型,正是品牌們爭奪的“嗅覺護城河”。
畢竟在智能家居紅海,能讓用戶記住的,從來不是參數(shù),而是某縷讓人心安的香氣。
(本文案例及數(shù)據(jù)來源:品牌方舟《年賺5個億,智能香薰機在北美爆紅》、亞馬遜Pura產(chǎn)品頁用戶評論、小米商城產(chǎn)品介紹)
資料來源
1.品牌方舟:《年賺5個億,智能香薰機在北美爆紅》
(https://mp.weixin.qq.com/s/hkLc9U_zuJaGz7hdHAyr3A)
2.亞馬遜Pura智能家居香氛設備用戶評論
(https://www.amazon.com/dp/B08S7C273G)
3.小米商城智能香薰機產(chǎn)品頁
(https://www.mi.com/hk/product/xiaomi-smart-scent-diffuser/)
本文作者 | 木易蜜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