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這句口號,已經(jīng)在煙臺體育公園體育場的夜空里回蕩了兩個周末。9月20日,“齊魯超賽”煙臺賽區(qū)首場比賽中,煙臺隊1:3惜敗濟南隊,22138名球迷沒有因失利流露責怪,反而用持續(xù)的掌聲與吶喊為球員鼓勁;9月27日,煙臺隊以2:1的比分戰(zhàn)勝濰坊隊,23176名觀眾見證勝利時刻,現(xiàn)場滿是熱淚盈眶的感動。
兩場比賽,一負一勝,卻同樣讓整座港城為之沸騰——相較于比分牌上的數(shù)字,“一起”凝聚的合力才更動人心魄,這股力量藏在賽場內(nèi)外的每一個細節(jié)里,寫在“品重煙臺”的答卷上。
一場比賽調(diào)動一座城,“一起”成為最亮的口號
對煙臺而言,這場足球賽不是球員的“獨角戲”,而是城市的“集體行動”。賽事敲定的消息,瞬間點燃了沉寂17年的足球熱情——自2008年煙臺體育公園體育場舉辦正式足球賽事后,這熱鬧場面久違了。如今,觀賽票僅需10元,便能共享這場城市足球盛宴。“齊魯超賽”成為煙臺市重擁城市足球隊的契機。老球迷李建成眼眶濕潤:“17年了,終于能再站在熟悉的看臺,特別自豪!”
9月20日,煙臺隊首戰(zhàn)當晚,體育場內(nèi)外早已人山人海。煙臺隊攻防間,全場吶喊與掌聲此起彼伏。萊州金月季球迷會500名“遠征軍”高舉紅旗,整齊的助威聲穿透夜空??磁_上,穿足球裝的孩子攥著應援棒,跟著大人節(jié)奏為球隊加油;就連從濟南專程趕來的陳先生,也端著剛買的海腸撈飯感慨:“這氛圍比過年還熱鬧,海腸撈飯果然名不虛傳!”終場哨響時,比分定格在1:3,球員們拼到抽筋、汗?jié)袂蛞?,不少人彎腰向看臺鞠躬致歉,現(xiàn)場沒有一句抱怨,反而是此起彼伏的掌聲響起,大家揮舞著應援物,用溫暖的呼喊給球員送去鼓勵,讓失利的賽場依舊充滿暖意。
一周后的9月27日,這份熱情愈發(fā)濃烈。比賽第36分鐘,9號球員王秀富門前混戰(zhàn)破門,全場瞬間“炸開鍋”;下半場剛開場,10號徐君單刀再進一球,看臺上的球迷掀起人浪。門將王海多次精彩撲救,賽后只說“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比賽上了”。李建成笑得合不攏嘴:“我們球迷都特別開心,這是期盼已久的一場勝利。這一場比賽,我們煙臺隊的隊員都很拼,展示出了自己的風采!”
兩場比賽,輸贏不同,但“一起”的口號始終響亮,成為煙臺最動人的聲音。
當然,球隊的組建本身就是“一起”的寫照——30名球員來自公務員、教師、學生、個體戶等各行各業(yè),他們脫下職場裝扮換上球衣,工作日晚上6點半開始練體能,周末下午磨戰(zhàn)術,硬是把“鄰居隊友”組成的隊伍練成了有血性的集體。18歲的姜軼是這支煙臺隊中年紀最小的隊員,他說,“對于這段時間的訓練感覺收獲頗深,我們會盡可能給煙臺球迷帶來一場精彩的比賽,為家鄉(xiāng)爭光?!?/p>
“一起”不僅是口號,更是全城的行動
賽場內(nèi)的吶喊是“一起”,賽場外的百態(tài)也是“一起”。煙臺沒有把比賽局限在球場之內(nèi),而是以足球為紐帶,辦起了一場全民共享的“城市大party”,讓“一起參與”成為最鮮活的場景。
首戰(zhàn)當日,熱鬧早早拉開序幕。體育場周邊,萊山區(qū)商務局精心布局的攤位前人頭攢動:“非遺之光”展區(qū)里,八仙葫蘆第五代傳承人宋夢璐的攤位被圍得水泄不通,她趕制的70多個足球造型葫蘆掛件成了搶手貨,小球迷舉著剛到手的掛件歡呼:“這是給煙臺隊的幸運符!”
第二場賽事當日,"‘參’入煙臺擁‘鮑’大海"齊魯超賽煙臺站美食好品薈火熱開展。不僅張裕葡萄酒等本土特色品牌展區(qū)人流如織,來自西藏、新疆及重慶巫山、忠縣等煙臺對口支援與協(xié)作地區(qū)的20余家企業(yè)也攜中西部特色好物參展,讓港城市民一站式體驗多元地域風味。
比賽開始前,海陽大秧歌的鼓點響起,身著彩衣的舞者邁著歡快的舞步,與球迷的掌聲相映成趣,體育競技與民俗文化完美交融。第二場賽事中場休息時,全場高唱《歌唱祖國》,不少球迷的眼眶紅了——這不僅是一場比賽的間隙表演,更是多年等待后,整座城市的情感共鳴。
賽事保障的每個細節(jié),都鐫刻著“品重煙臺”溫度,從球場改造到球迷集結,“一起辦賽、一起助威”的氛圍滲透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煙臺住建局用14天完成老球場的“煥新工程”:8000平方米的球場草皮重新鋪設,120組新照明燈安裝到位,連更衣室都換上了嶄新熱水器。
煙臺更把“一起”的誠意延伸到了賽場之外,讓球票變成了暢游城市的“通行證”。賽事期間,16家A級景區(qū)對持票球迷免首道門票;23家景區(qū)推出特色節(jié)慶、折扣及體驗活動;9家星級酒店推出球票折扣,賽場周邊餐館的“球迷套餐”供不應求,“乘滴滴游煙臺”的專屬優(yōu)惠券,讓球迷的出行更添實惠。
這種“賽事搭臺、文旅唱戲”的巧思,讓球迷從“看客”變成了城市的“體驗者”,也讓“一起共享”有了實實在在的落點。
無論啥比分,“一起”使勁就是贏,這是煙臺人的精氣神
兩場比賽落幕,比分牌上的數(shù)字有輸有贏,但煙臺人心里的“賬本”上,卻是滿滿的收獲。因為大家都明白,真正的勝利,不是比分的領先,而是“一起使勁”的過程中,流淌出的城市精氣神。
這種精氣神,藏在球員的拼勁里。首戰(zhàn)面對強敵,每個球員都拼到最后一刻,哪怕體力不支倒地,爬起來依然全力沖刺;再戰(zhàn)濰坊,從王秀富的門前搶點到徐君的單刀破門,從王海的多次撲救到全隊的協(xié)同防守,每一個動作都是對“家鄉(xiāng)榮譽”的守護。他們不是職業(yè)球星,卻用業(yè)余時間的刻苦訓練,扛起了整座城市的足球期待。
這種精氣神,顯在球迷的包容與文明里。輸球時,他們不抱怨、不早退,用掌聲和呼喊為球員驅散失落;贏球時,他們不驕縱、不喧嘩,用有序的歡呼表達喜悅。更令人動容的是,兩場比賽結束后,球迷都自發(fā)收拾看臺上的垃圾,飲料瓶、宣傳單被一一裝進垃圾袋,離場時的看臺依舊整潔,“滿分退場”成為賽場外的另一道風景,生動詮釋了煙臺這座“全國文明城市”“比賽第一,文明并列第一”。這份無論輸贏都與球隊站在一起的默契,正是煙臺人重情重義的生動體現(xiàn)。
這種精氣神,更融在全城的合力里。政府層面,多部門提前集結、精密協(xié)作:市體育局組織近400名志愿者,完成25000個觀賽包的粉狀工作;現(xiàn)場設置了20個飲水點,有志愿者全程服務;比賽過程中,70余名清潔人員實時清掃場地周邊區(qū)域,實行全場垃圾分類管理,確保垃圾“隨產(chǎn)隨清”;合理布設移動公廁并安排專人即時清掃,為球迷提供便利;還有公安部門、消防部門、醫(yī)療組等全程護航。
企業(yè)層面,40余家本地企業(yè)踴躍贊助,煙臺銀行、萬華化學、南山控股等龍頭企業(yè)領銜,總金額及物資價值近千萬元,創(chuàng)下煙臺足球賽事招商新紀錄。從決策者到普通人,從賽場內(nèi)到賽場外,沒有“旁觀者”,都是“參與者”,這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正是煙臺最寶貴的城市品格。
比賽的哨聲暫時告一段落,但“一起”的故事還在繼續(xù)。老球場的燈光還會為足球亮起,非遺攤位的煙火氣還會因賽事升騰。這場比賽讓我們看到:一座城市的活力,從來不止于輸贏的較量;一種精神的傳承,往往藏在“一起”的堅守里。煙臺用兩場足球賽證明,只要大家心在一起、勁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辦不好的事——這,才是真正的“贏”。
(大眾新聞記者 邢金鈺)
法律支持單位:山東助商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