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開始,到現(xiàn)在三年多過去,局勢越來越像一場大棋局。俄羅斯想快速拿下烏克蘭,結果深陷泥潭,軍隊損失慘重,經(jīng)濟被西方制裁搞得喘不過氣。烏克蘭呢,本來想靠西方援助反擊,可戰(zhàn)爭拖長了,國家被炸得支離破碎,民眾苦不堪言。
美國表面上援助烏克蘭,實際上一箭多雕,不僅重振了北約,還削弱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順帶搶占了能源市場。中國夾在中間,本想兩邊都不得罪,結果經(jīng)濟上有點小賺頭,但長遠看,可能被卷入更大的麻煩,成為下一個被針對的對象。
先說說美國怎么玩轉這盤棋。沖突一爆發(fā),美國就帶頭組織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壓。北約本來在冷戰(zhàn)后有點松散,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還說過北約腦死亡,特朗普那時候也抱怨盟國不掏錢??啥砹_斯一動手,美國抓住機會大肆宣傳俄羅斯威脅論,把歐洲國家拉回北約懷抱。
結果呢,芬蘭和瑞典這兩個中立國都加入了北約,2023年芬蘭先入,2024年瑞典跟上。北約邊界直接推到俄羅斯家門口,俄羅斯西部完全被包圍。這不光是軍事包圍,還讓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大增。以前歐洲有些國家想獨立搞事兒,現(xiàn)在全得聽美國的,北約預算也水漲船高,美國軍工企業(yè)訂單爆滿。
再看經(jīng)濟層面,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錢,大部分沒流到國外,而是留在本土。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提供的660多億美元軍援中,90%都用于美國工廠生產(chǎn)武器,創(chuàng)造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國防工業(yè)產(chǎn)量漲了17.5%,軍火公司像洛克希德馬丁賺得盆滿缽滿。
能源上,美國早就想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依賴,這次機會來了。歐洲國家被逼減少從俄羅斯買氣,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大增,2022年增長9%,2023年繼續(xù)上漲,到2025年每天對德國出口0.6億立方英尺。價格高了,美國能源公司自然笑開花。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幾乎全滅,土耳其海軍取而代之,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霸權更穩(wěn)了。
俄羅斯這邊,普京本來以為特別軍事行動幾天就結束,結果三年過去,軍隊傷亡接近百萬,坦克損失超過2000輛。常規(guī)武器老化暴露無遺,先進戰(zhàn)機和坦克頻頻被擊落,還得從朝鮮進口炮彈。經(jīng)濟制裁從2022年2月底開始,西方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產(chǎn),國際金融體系封鎖,出口銳減。
俄羅斯轉向盧布結算,可經(jīng)濟發(fā)展停滯,國際地位下滑。制裁針對金融、能源和航空等關鍵行業(yè),俄羅斯寡頭財富有增有減,但整體國力被削弱。
俄羅斯聲稱北約擴張是入侵原因,可很多分析說這是借口,真正目的是控制烏克蘭,防止它西化。結果適得其反,俄羅斯從第二軍事強國變成邊緣國家,核武器還有威懾,但常規(guī)戰(zhàn)力大打折扣。
烏克蘭的處境更慘。澤連斯基領導下,烏克蘭靠西方援助撐到現(xiàn)在,總援助超1300億美元,包括海馬斯火箭系統(tǒng)和標槍導彈。
2022年夏季,這些武器幫烏克蘭精準打擊俄羅斯后勤,可戰(zhàn)爭持續(xù),城市廢墟遍布,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停滯。東部和西部矛盾加深,國家分裂風險增大。俄羅斯非法吞并四個地區(qū),烏克蘭想加入北約和歐盟,但進程緩慢,主權受限。
民眾遭受巨大苦難,戰(zhàn)爭成了持久消耗戰(zhàn)。一些觀點說這是美國對俄羅斯的代理戰(zhàn),美國提供情報和武器,卻不派兵,烏克蘭成了戰(zhàn)場。俄羅斯指責美國打代理戰(zhàn),烏克蘭只是棋子。無論怎么看,烏克蘭付出了最高代價,國家被撕裂,未來充滿不確定。
中國在其中的位置挺尷尬。本來中國在烏克蘭有大筆投資,沖突爆發(fā)后全泡湯,合作停滯。經(jīng)濟上,中國增加了從俄羅斯的能源進口,2023年貿易額新高,2025年上半年達710億美元。管道從西伯利亞延伸,確保供應穩(wěn)定,這幫中國抵御了部分西方壓力。
可長遠看,風險更大。中國保持中立,不公開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也不參與制裁,試圖在美俄間平衡??晌鞣剑绕涫敲绹?,利用沖突圍堵中國,離間中俄關系。科技領域,美國測試新武器在烏克蘭,中國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上依賴國外,暴露短板。全球供應鏈中斷,能源和糧食價格上漲,對中國進口影響大。
美國維護霸權,通過制裁和軍援,間接打壓潛在對手。中國需要加速科技自立,突破封鎖,尤其在關鍵領域取得進展。戰(zhàn)爭還引發(fā)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斗爭,美國抹黑俄羅斯,順帶針對中國。
可如果沖突升級,中國可能被拖下水,成為受害者。想想看,美國推動去風險化,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經(jīng)濟損失不小。俄羅斯戰(zhàn)敗的話,中國失去戰(zhàn)略伙伴;烏克蘭加入北約,中國在亞太的壓力增大。美國的目標是重塑世界秩序,中國如果不小心,就成下一個目標。
俄羅斯未來不確定。如果戰(zhàn)敗,可能丟領土,普京政府動搖,社會動蕩像蘇聯(lián)解體重演。烏克蘭就算加入歐盟,也得深陷對抗,發(fā)展難。戰(zhàn)爭對全球經(jīng)濟是震動,通脹和貧困加劇。
中國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加強與俄羅斯合作的同時,得和歐洲溝通,維護和平。科技競爭激烈,美國在軍事科技領先,中國需趕上。國際合作是出路,推動構建公平秩序,避免霸權干預。
總的來說,這場沖突像一面鏡子,照出大國博弈的殘酷。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付出慘痛代價,美國坐收漁利。中國現(xiàn)在看起來還行,但潛在風險大,得保持戰(zhàn)略定力,提升實力,應對變化。未來世界格局會變,中國需抓住機遇,避免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