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風》是由
閔行區(qū)區(qū)文旅局、區(qū)融媒體中心
共同主辦的雜志
融文化、生活、時尚、資訊為一體
高品位、全方位、多視角反映
都市風尚和生活形態(tài)
2025年的第5期,一起來看看~
您可以在
旗忠網球中心、區(qū)圖書館
閔行各城市書房閱讀本期雜志
《城市季風》2025年第5期出版
特別策劃【一“網”無前】
01
《一“拍”即合》
作者:姚佳妮
二十年來
賽事規(guī)則、球星面孔
城市天際線都在變化
但大師賽與萬千球迷
與閔行的情緣從未分開
02
《賽得過癮,玩得盡興》
作者:金可兒
2024年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為期兩周
上座人數創(chuàng)賽事歷史紀錄
全程超22萬人次觀眾至現(xiàn)場觀賽
近年來
閔行怎樣把大師賽帶來的“流量”
變成能留下來的“留量”?
03
《一“網”情深》
作者:金可兒
每年10月
全球球迷因為同一項運動、同一場賽事
共同奔赴坐落于上海閔行的旗忠網球中心
這是一張由熱愛織就的、看不見的“網”
每一個節(jié)點上
都是一個個人生被網球改寫的故事
04
《少年的夢躍過那張網》
作者:張怡嵐
當其他運動在校園里綻放光彩時
網球正以獨特的魅力
塑造著閔行新一代少年的品格
實現(xiàn)著他們的夢想
從課堂到賽場,從社區(qū)到世界
每一個發(fā)球都在叩響未來的大門
05
《在虛擬場看見真實熱愛》
作者:岳倩林
在虛擬世界里
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只要戴上頭顯
就能打出一記漂亮的Ace球
而真正的發(fā)球,是摘下頭顯
帶著那份掌握主動權的從容與自信
邁向生活的賽場
在這里等你
《一網打盡》
帶你看懂賽場規(guī)則
撥開那些被忽略的細節(jié):
記分牌上“15、30、40”的數字密碼
能追溯到中世紀的計量智慧
連“零分”都藏著法國人的浪漫……
上海勞力士大師賽(ATP1000)單打冠軍榜
自2009年開始
上海勞力士大師賽
成為全球九站ATP1000大師賽之一
也是亞洲范圍內最高級別的男子網球賽事
哪些世界級球星曾在上海奪冠?
這里有你的獨家記憶
《揮拍,在此刻!》
帶大家
走進那些閔行區(qū)的網球場館
主動出擊,奮力奔跑
——家門口的運動樂趣,即刻開啟!
《一線之間》
作者:姚家駒
穿線機前
類似的動作重復上百遍、上千遍:
抽線、穿線、拉磅、打結
單調得像鐘擺
李翔卻說
枯燥里藏著隱秘的樂趣
《“三巨頭”,兩代人,一座城》
作者:王輝城
有項運動在最近幾年里
發(fā)展得異常迅猛
從“小眾運動”一躍成為“全民火爆”
這項運動
就是網球
《撕拉一下——時髦精的出圈道具》
作者:指間沙
撕拉片的魅力在于一次成像
強調的是一種“原圖直出”的真實美貌
拒絕數字時代AI算法的“平滑處理”
這是今天明星精修圖盛行的時代里
最被看重的
大家要的是活生生的、千姿百態(tài)的真美人
《八月半,捏捏蟹腳硬勿硬》
欄目顧問:褚半農、薛南平
中秋,老底子(以前)俗稱“八月半”
中秋前后
上海人的吃貨基因好像被喚醒一樣
好白相(好玩)的是
上海閑話里隱藏著一份神秘的“食譜”
看看這些用秋季美食生動詮釋的方言
儂(你)“吃”過幾道?
《依蔓有一顆心》
作者:張瀅瑩
當我們每天接受如此大量觸手可得的信息
還有誰愿意癡捧著一本旅行文學書
把它當作世界的樣子去理解?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作者:徐曉彤
小妖怪們
發(fā)掘了一個nobody發(fā)現(xiàn)自我的可能性
提供了一個
nobody可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的
真實范本
編輯/初審:陳依婷
復審:石思嘉
終審:王婷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