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有點煩,因為她發(fā)現(xiàn)自己把孩子睿睿養(yǎng)得太老實了。
睿睿性格偏內(nèi)向,剛上學(xué)的時候,整整兩個月都沒有交到一個朋友,最后還是朋友出面聯(lián)系了幾個家長,幫睿睿找了好朋友。
因為膽子小,性格老實,和同學(xué)的相處中,睿睿受了委屈也不敢吱聲,被冤枉了從不反駁,就連被欺負了也是默默承受,這讓朋友又生氣又惱火。
朋友很后悔,自己一直教育孩子要聽話,要懂事,做個老實人,現(xiàn)在看,孩子太老實了根本不是好事兒。
在父母的字典里,“老實”是一個褒義詞,這說明孩子乖巧,性格品質(zhì)優(yōu)秀,老師家長省心,是個好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老實”過了頭,就會變得很慫,膽小懦弱,不敢表現(xiàn)自己,不敢為自己爭取權(quán)益,長大后就很容易被欺負。
所以,不想把孩子培養(yǎng)得太“老實”,一定要教給他們七句話:
第一句:“看著對方的眼睛,大聲說話”
有的人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從來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總是習(xí)慣性躲閃對方的目光。這樣的人身上深深刻著三個大字——不自信。
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聲音小得像蚊子叫,頭埋得低低的,不敢看老師;和同學(xué)交流時,躲閃對方的目光。久而久之,老師就會減少對孩子的提問,關(guān)注變少,同學(xué)一起玩的時候也時常會忘記孩子,孩子就是在主動放棄 “被看見” 的機會。
大聲說話 + 眼神接觸的背后,是孩子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也是在傳遞 “我值得被關(guān)注” 的信號。只有讓孩子變自信,他才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
第二句:“不要害怕社交,也不要過分關(guān)注同學(xué)之間的感情”
上初二的萱萱因為好朋友和自己鬧別扭,躲在房間里哭了一下午,甚至不想去學(xué)校。
隨著孩子長大,朋友開始取代父母,成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感情細膩的孩子,很容易被朋友之間的情感變化牽著走。
朋友之間一吵架,孩子就會感到焦慮,一天到晚郁郁寡歡,連學(xué)習(xí)都沒心情;有的孩子為了不讓自己被孤立,強行融入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每天都很疲憊;還有的孩子特別聽朋友的話,自己被別人操控還不自知。
父母要告訴孩子:社交的核心不是討好所有人,而是自在做自己。不刻意迎合他人,不強迫自己與合不來的人在一起玩,千萬不要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第三句:“你可以拒絕不想做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 “老實孩子” 都有過這樣的困擾 ,不敢“拒絕”,害怕得罪別人,總是擔心對方不高興,最后不得不選擇委屈自己。
“老師讓我?guī)退淖鳂I(yè),可是我還有自己的作業(yè)沒寫,我不敢拒絕?!?/p>
“同學(xué)要借我的故事書,其實我不想借?!?/p>
我們要告訴孩子:拒絕不是 “不禮貌”,而是明確自己的邊界。如果一件事讓你不舒服,或者會影響你自己的事情,就算對方是老師、是好朋友,你也可以拒絕。
溫柔而堅定的拒絕,不僅不會得罪人,反而會讓別人知道 “你有自己的底線”。
第四句:“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回擊”
當孩子被他人嘲笑、貶低和惡意評價而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你是告訴孩子 “別理他,他是在嫉妒你”,還是鼓勵孩子直接反擊?
別以為“不理他”是一種大度的表現(xiàn),這只會讓自己更憋屈,讓他人更得寸進尺?!爸苯踊負簟?比 “忍氣吞聲” 更有效。讓孩子明白,被嘲笑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對方缺少教養(yǎng),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才能讓對方知道 “你不好惹”,從而減少對你的惡意。
第五句:“如果有人想要你的東西,你可以直接問他:‘用什么來交換?’”
很多老實孩子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導(dǎo)致自己喜歡的東西要么被別人借走不還,要么被迫把東西送給別人。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別人想要你的東西,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等價交換。
比如朋友想要你最喜歡的漫畫書,你可以問他:“你能用你的書和我換嗎?” 同學(xué)想要你的筆,你可以說:“我很喜歡這支筆,不想送給你,如果你有其他好玩的東西,我們可以交換。”
交換能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平等的,沒有誰該無條件遷就誰。這種思維會讓他在未來的人際關(guān)系中,既不卑微,也不霸道。
第六句:“如果受到委屈,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很多孩子受了委屈后,會選擇自己忍下來,這種行為不僅不會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甚至對世界產(chǎn)生不信任。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你最堅強的后盾,無論你遇到什么事,只要你說出來,我們都會和你一起面對,永遠支持你。”
他才會有底氣面對委屈,也才會愿意和家長分享心里話,才能擁有充足的安全感,更有勇氣去闖世界。
第七句:“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它不能定義你的全部”
如果孩子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你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很容易讓孩子被評價綁架,做事畏手畏腳,陷入情緒內(nèi)耗當中。
告訴孩子,沒有人能讓所有人滿意,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價。他人對你的評價并不能決定你是誰。你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有需要進步的地方,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努力,而不是靠別人的評價來判斷。
不被評價 “綁架”,孩子才能更客觀地認識自己,也才能在成長中保持 “不卑不亢” 的心態(tài) 。
養(yǎng)孩子不是 “養(yǎng)寵物”,我們不需要他 “聽話、溫順”;而應(yīng)該讓他們成為一個有底氣,有邊界,有智慧,也有點小脾氣的獨立個體。
只有讓他在成長中學(xué)會保護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他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越走越順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