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圓,國慶情濃。近日,一場將傳統(tǒng)文化與環(huán)保理念巧妙融合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重慶市南岸區(qū)上演,通過游戲互動、文藝匯演、多方聯動等形式,讓垃圾分類宣傳變得生動有趣,讓這個假期既有團圓味,更有文明風。
趣味互動,分類知識“活”起來
彈子石街道裕華街社區(qū)開展“情滿金秋,糍香鄰里”活動,吸引百余名居民參與?,F場,工作人員一邊發(fā)放垃圾分類宣傳單,一邊組織居民參與夾彈珠、分類卡片投放等互動游戲,讓居民在輕松氛圍中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環(huán)保理念。
活動現場。
同一天,彈子石街道群慧村社區(qū)推出“垃圾分類齊參與,花好月圓迎中秋”游園活動,現場設置了垃圾分類大富翁、分類卡片投擲、分類投壺和分類燈謎四大闖關環(huán)節(jié),居民通過游戲打卡、互動體驗,在歡聲笑語中加深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
活動現場。
南山街道也圍繞“精準化、常態(tài)化”主題,開展了一場生動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F場參與人數超過300人,工作人員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和環(huán)保禮品,結合生活實例講解垃圾分類要點,推動垃圾分類從“知道”走向“做到”。
活動現場。
文藝匯演,分類知識“唱”出來
天文街道中一路社區(qū)結合“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國慶”主題文藝匯演,同步在城南家園八組團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
伴隨著激昂的音樂,文藝匯演正式開始,節(jié)目精彩上演。垃圾分類指導員向居民群眾分發(fā)垃圾分類宣傳冊,號召廣大居民群眾從自身做起。
“中秋吃剩的月餅餡屬于廚余垃圾,裝月餅的塑料禮盒得拆開,干凈的塑料盒是可回收物……”在表演間隙,工作人員一邊分發(fā)手冊,一邊結合節(jié)日場景講解分類要點。
剛看完節(jié)目的王大爺邊聽邊記,感慨道:“以前過節(jié)總搞不清包裝怎么分,今天一聽就明白了,這宣傳真及時!”
多方聯動,共織環(huán)保網絡
銅元局街道城市管理執(zhí)法大隊聯合芭蕉灣社區(qū)、小學、公司和物業(yè),聯合舉辦“迎中秋慶國慶”垃圾分類活動,助力垃圾分類宣傳教育。
活動現場。
現場聚焦老少群體,用生活化的語言講解分類知識。孩子們在飛行棋闖關游戲中踴躍參與,環(huán)保意識悄然萌芽。
此次活動以“雙節(jié)”為契機,通過多元形式推動垃圾分類宣傳走進家庭,營造了“老少攜手、共建環(huán)保家園”的良好氛圍,為節(jié)日增添了更多文明底色。
上游新聞 包靖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