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靜的池塘或湖面上,你經(jīng)常能看到一種輕盈的昆蟲——水黽,它們擁有在水面上滑行和跳躍的獨特能力,仿佛能夠違反物理定律。這種令人驚嘆的自然現(xiàn)象,長久以來一直是工程師和科學家的靈感來源?,F(xiàn)在,來自弗吉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從這種昆蟲身上獲得了啟發(fā),開發(fā)出一種全新的制造技術,可以直接在水面上構建軟體機器人,并讓它們像真正的“水蜘蛛”一樣,輕松地在水面上行走。
這項被稱為 HydroSpread 的新型制造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軟體機器人制造流程。過去,為了制造柔韌、超薄的機器人薄膜,研究人員必須先在堅硬的表面(如玻璃)上進行構建,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將脆弱的薄膜轉(zhuǎn)移到水面上。這個過程不僅繁瑣,而且極易導致材料撕裂和損壞。而弗吉尼亞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教授鮑星旭(Baoxing Xu)的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為什么不直接利用液體本身作為“工作臺”呢?
他們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將液態(tài)聚合物滴到水面上,聚合物會自然地擴散成均勻、超薄的薄片。然后,研究人員使用精細調(diào)諧的激光,可以直接在水面上的薄膜上精確地切割出復雜的形狀和圖案,包括像大學?;者@樣復雜的細節(jié)。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水面天然提供了一個絕對平滑的平臺,消除了傳統(tǒng)剛性制造表面帶來的應力或缺陷,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制造精度和薄膜的完整性。
利用這項“水上制造”技術,團隊成功設計并制造出了兩種仿生原型機。其中一種被稱為 HydroBuckler,它正是受到水黽的啟發(fā)。這款機器人擁有仿生設計的“腿”,其移動機制是基于腿部的屈曲。研究人員通過頭頂?shù)募t外加熱器為這些裝置提供動力,當薄膜被加熱時,其分層結構會發(fā)生彎曲或屈曲,從而產(chǎn)生向前劃水或行走的動作。通過控制加熱器的開關,這些裝置就能控制速度,甚至進行轉(zhuǎn)向,證明了它們能夠?qū)崿F(xiàn)可控、重復的運動。
這種全新的制造方法和仿生設計,為軟體機器人的未來開啟了廣闊的空間。由于它們超薄、超柔、超輕,且能直接利用水面的張力或其獨特的移動方式,這些“水蜘蛛”未來可以被應用于各種危險或難以到達的環(huán)境。例如,它們可以部署在受污染的河流或洪災區(qū)域,進行水質(zhì)樣本采集或災后偵察。此外,這種在液面上直接構建精細薄膜的技術,也為柔性電子產(chǎn)品、可穿戴醫(yī)療傳感器以及其他需要超薄、柔韌且耐用材料的應用,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梢哉f,這項技術不僅讓機器人學會了“水上行走”,也為未來更小、更智能、更適應環(huán)境的設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DOI:10.1126/sciadv.ady984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