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報紙上“抗美援朝”四個字讓溥儀怔住了。他下意識摸了摸身上那件泛黃的棉衣,藏在內(nèi)襯里的硬物硌著手指——那是乾隆皇帝的田黃三鏈璽,他26年來貼身攜帶的秘密。窗外傳來戰(zhàn)士們操練的口號聲,這個曾經(jīng)的皇帝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改變余生的決定。
1924年,馮玉祥進了紫禁城,溥儀只有幾個鐘頭收拾東西,亂成一團,田黃三鏈璽,直接塞進了棉衣里,那是乾隆最喜歡的田黃石,三塊印章用鏈子連著,鏈子又細又小,是拿一整塊石頭雕出來的,手里摸著,還是溫的,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清朝工匠那手藝,真沒話說。
后面二十多年,溥儀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這件寶貝始終跟著他,從天津的租界,到長春的偽滿皇宮,再到蘇聯(lián)被關(guān)著,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那件棉衣一直貼身穿著,田黃石也從沒丟過,最困難的時候,他壓根沒想過要拿它換錢,這東西不一般,是他當(dāng)皇帝的最后一個念想,誰也拿不走。
到了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他起初還是一身皇帝的毛病,連系鞋帶這種小事,都習(xí)慣別人來做,后來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教他,怎么疊被子,怎么洗碗,他開始用自己的手去感受生活,這是頭一回,日子過得跟普通人一樣,那會兒,朝鮮的戰(zhàn)事正緊,全國上下都在捐款捐物,支援前線熱情高漲。
他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志愿軍在冰天雪地里和美軍作戰(zhàn),心里受了很大的觸動,整個國家的人都擰成了一股繩,他想了很久,托人跟管理所提,他有件寶貝,想捐出來,支援抗美援朝,所有人都很意外,他把棉衣的內(nèi)襯扯開,田黃三鏈璽就拿了出來,那塊石頭,跟當(dāng)初一模一樣。
三鏈璽的樣式是乾隆親自定的,工匠一刀一刀刻出來的,三枚印章,一條鏈子,印文是“乾隆宸翰”、“惟精惟一”、“樂天”,這些字里,既有治國的道理,也有做人的哲學(xué),田黃石在當(dāng)時非常珍貴,有“一兩田黃萬兩金”的說法,大家都知道。
管理所把這件事上報,東西最后送到了北京,專家一看,確認(rèn)是故宮流失的文物,國家決定不賣,還是把它放回故宮,負(fù)責(zé)人勸溥儀,人民需要的是你這個人改造好,不是你的寶貝,這句話,溥儀聽進去了。
從那以后他真的變了,生活自己打理,書也一本一本地讀,還寫了自傳,書名很簡單,叫《我的前半生》,后來他成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戰(zhàn)犯,走出大門那天,他回頭看了一眼,感慨說,終于活得像個人了。
在新中國,他去植物園工作過,后來又去了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從前的皇帝,現(xiàn)在靠自己的雙手工作,他說,過去什么都不用自己動手,現(xiàn)在能用手為別人做點事感覺很好,1967年,他平靜地走了,那塊田黃三鏈璽,現(xiàn)在還靜靜地躺在故宮的玻璃柜子里,隔著歲月,見證了兩個時代。
如今人們?nèi)ス蕦m,走到珍寶館,總會在三鏈璽前多停留一會兒,看著它想很多事,這塊印章,見證了一個人如何找回自我,也見證了歷史如何兜兜轉(zhuǎn)轉(zhuǎ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