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9月19日,第2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開展。本屆大展以“突破界限·智見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qū)及全國2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5000余名攝影師的2萬余幅作品參展。
菏澤市攝影家薛惠作品《黃河謠》和馬利眾作品《孔雀舞》和《印藍花》入展。每一幅獲獎作品都如同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著菏澤乃至世界的地域特色、人文風情與藝術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到菏澤攝影的深厚底蘊與無限潛力。
薛惠的展覽作品(三個版塊)
作品的展覽前言:黃河,作為中國最具象征意義的母親河,自古以來便承載著文明的誕生、族群的遷徙與國家敘事的厚重歷史。而對于攝影師薛惠而言,這條河流不僅是一條地理意義上的水系,更是一條情感與記憶的紐帶。她選擇貼近黃河的日常,回到一個女兒對母親的凝視——細膩、柔韌、敏感而克制?!饵S河》是一次關于土地、生存與命運的影像書寫。薛惠并不試圖復述黃河的宏大敘事,而是從微觀切入,拍攝那些黃河邊真實的生活細節(jié):百姓的勞作、休息、文化活動,自然風景和百姓生存成了她關切的內容。她的鏡頭里,百姓們或順應自然,或試圖改造自然,最終共同組成一幅充滿張力的生存圖景。薛惠以一種女性主義的視角,溫柔而深入地打量著黃河沿岸的現實。在她的鏡頭中,自然不再是被凝視的“風景”,而是具有主體性的存在,是與人類共處、共生、也可能發(fā)生沖突的力量。人與自然之間復雜關系的可見痕跡,既有隱喻,也有象征性。而黃河,在薛惠的鏡頭里,也被賦予了一種新的觀看方式:它不是被神化的符號,也不是一幅供人贊嘆的風光畫,而是一條活著的、有溫度的、有情緒的河。
作品介紹:孔雀舞這幅作品通過人物與服裝以及道具完美融合,加上人物優(yōu)美的姿態(tài)與光影的映襯,突出人物輪廓與色彩層次?。藍印花布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等,是山東省東明縣傳統(tǒng)技藝,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本作品通過場景的精心布置,來展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蘊。藍印花布不僅可以裝點生活,也可以提升人們的精神價值。它即是傳統(tǒng)的,又是時尚潮流的。展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蘊。
閃電新聞記者 王豪杰 武夢彤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