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智和在中國大滿貫男單比賽里,2比3輸給了從資格賽打上來的20歲中國小將陳俊菘,賽后他說自己沒準(zhǔn)備好、對手球路不熟、現(xiàn)場觀眾吵,這些話聽著就像沒輸明白。
先說輕敵這事兒。
張本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選手,打資格賽出來的年輕對手,按說該提前研究。
陳俊菘從資格賽打到正賽,前前后后打了三場比賽,每場都有錄像,技術(shù)特點、習(xí)慣線路,教練團隊一分析就能摸個大概。
張本說“準(zhǔn)備不足”,說白了就是沒把這20歲的小將放在眼里,覺得自己隨便打打就能贏。
職業(yè)運動員吃的就是這碗飯,不管對手是誰,研究透了再上場是本分,連本分都沒做到,輸球不冤。
再說不熟悉球路。
資格賽選手資料少是真的,但這不是借口。
陳俊菘反手快撕角度大,正手突擊突然性強,這些特點在資格賽里已經(jīng)打出來了。
張本要是賽前花兩小時看看錄像,至少能知道對手哪幾板球威脅大,該怎么防。
他沒看,臨場碰到對手反手變線就慌,接發(fā)球老被搶攻,這不是對手球路特殊,是自己懶,是覺得“資格賽選手能有多厲害”的傲慢在作祟。
現(xiàn)場干擾更站不住腳。
中國主場比賽,觀眾給中國選手加油,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張本自己在日本打比賽時,現(xiàn)場觀眾喊得比這響多了,那會兒他怎么不說干擾?
競技體育里,主場優(yōu)勢是客觀存在的,頂尖選手都得適應(yīng)。
你看陳俊菘,在同樣的場館里,觀眾加油聲越大他打得越興奮,反手快撕得分后還會揮拳鼓勁,這就是適應(yīng)能力,也是心態(tài)差距——人家想著怎么借主場氣勢贏球,張本想著怎么怪主場氣勢影響自己。
陳俊菘這孩子有意思,賽后直接提張本“之前贏王楚欽后態(tài)度囂張”。
這話不是隨便說的,是帶著氣打的。
20歲小將,第一次打大滿貫,面對世界前十,心里肯定憋著一股勁:你看不起中國隊,我就偏要贏你。
技術(shù)上他抓得準(zhǔn),知道張本反手好但正手銜接慢,就用反手快撕壓張本反手,突然變正手突擊,張本接發(fā)球老想擰拉沖死對手,結(jié)果失誤一堆,這都是陳俊菘算準(zhǔn)了的。
國乒教練組說他“有沖擊主力層的潛力”,不光是因為贏了球,更是因為他敢拼、會拼,還帶著團隊榮譽感——他說“深受王楚欽‘團結(jié)至上’影響”,這話聽著實在,國乒年輕選手就是這么一代代頂上來的。
張本智和這次輸球,表面是輸給了陳俊菘的反手快撕,實際上是輸給了自己的傲慢。
職業(yè)賽場沒有永遠的“穩(wěn)贏”,資格賽選手里藏著黑馬是常事,連最基本的準(zhǔn)備都做不到,輸了就怪對手不熟、觀眾太吵,這樣的心態(tài),下次碰到更硬的對手,照樣得栽跟頭。
贏球靠實力,輸了找理由,這樣的選手能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