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財經 程孟瑤
2025年9月15日9時40分左右,上海靜安區(qū)某小學的食堂后廚,食材供應商派駐的經理孫某某在檢查配送食材時,發(fā)現(xiàn)其中一盆(約18公斤)解凍后的蝦仁里爬動著白色蟲體。
察覺到異常的他立即向上級匯報,但從公司實控人張某某得到的指令并非公開召回,而是要求將供應給211所學校的蝦仁全部秘密銷毀,對外統(tǒng)一宣稱“蝦腸有泥沙”。
然而銷毀還沒完成,用這批蝦制作的蝦仁炒蛋有一些已經被端上了學校的餐桌。學生正一邊用餐一邊向老師反應這道菜“有臭味”,老師則不斷跟學生強調不要吃蝦仁炒蛋;而一些還沒被端上桌的,被學校提前倒掉,補發(fā)了餅干、面包作為替代。
食品安全無小事,更何況涉及校園食品安全。“蝦仁炒蛋”事件發(fā)生后,引發(fā)了家長們的強烈不安,紛紛質疑,為何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供應商不是第一時間召回問題食材,而是選擇秘密銷毀并隱瞞真相?社交媒體上網友也炸開了鍋,涉事企業(yè)的責任和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的漏洞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16日,有媒體聯(lián)系到徐匯區(qū)教育局,教育局承認了“撤菜”一事,并表示“目前局里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事情在網上持續(xù)發(fā)酵,18日晚外界終于迎來第一份官方通報,上海市教委政務表示已經同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第一時間赴現(xiàn)場調查,對菜品留樣及原材料送檢,一周內將出具檢驗結果。
“發(fā)臭”菜品的供應商為上海綠捷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簡稱:綠捷),而這家供應商日供餐50萬份,覆蓋上海500多所中小學,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還曾被評為上海市名牌企業(yè)、中國團餐百強企業(yè)。而這家企業(yè)的擴張速度也十分驚人,2024年僅一個月就連中20余個學校項目,合同鎖定期長達3-5年。
今年8月,綠捷共有27次中標,包括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實驗學校、上海市光明中學、上海市位育中學、上海市清華中學、上海市寶山區(qū)行知外國語學校等。
一周后的9月23日晚,警方通報綠捷涉嫌瞞報食品安全信息并立案偵查。據案件通報,此次蝦仁炒蛋風波中的原料蝦仁中存在蟲體,相關負責人隱瞞事實并將211所學校的相關蝦仁原料及菜品下架銷毀。
同一天,綠捷終于發(fā)布聲明,但正文僅43字的“聲明”盡顯傲慢。對“蝦仁發(fā)臭”“餐標縮水”等核心問題只字未提,只用“此事”一帶而過。
而這份遲來的表態(tài),不僅未能平息輿情,反而成了火上澆油,再度引爆輿論!讓網友們和家長們更為憤怒的是,警方通報發(fā)布的第二天,綠捷居然竟再度中標上海某學校食堂項目,家長們更是憤怒到“集體請愿讓西貝預制菜進校園”。
新希望浮出
就連道歉申明都滿是傲慢,綠捷為何如此有底氣?到底是何方神圣?
公開資料顯示,綠捷成立于2014年9月,其前身可追溯至1999年創(chuàng)立的綠捷快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葛均鋒,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餐飲管理、食用農產品批發(fā)等,最終受益人、董事長陶熙。
但根據警方的通報:綠捷真正的決策者并非工商登記中的總經理葛均鋒,而是從未露面的實控人張某某。
綠捷的中標能力也是十分驚人,自2014年成立以來,其提供食材的學校數(shù)量從幾十所增長到500多所,僅今年8月就拿下22所學校。全上海的中小學總共1500多所,這家供應商占了三分之一,日供餐超過50萬份,幾乎從沒丟過客戶。
在金融從業(yè)人員看來,這種“批量中標”在競爭性招標中極其罕見,明顯帶有資本鋪量的影子,而且一旦占據市場,競爭對手很難進入。
有媒體通過開放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查詢發(fā)現(xiàn),綠捷進購的肉品中包括多款保質期365天的冷凍雞鴨肉和魚類、保質期540天的冷凍牛羊肉,以及保質期720天的冷凍五花肉。
家長也算過一筆賬:以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東灘學校為例,綠捷中標價折合每餐成本不到3元,但家長實際支付18元/餐,年收費超500萬元。
隨著事件關注度不斷上升,陸續(xù)有網友指出,綠捷和新希望(000876.SZ)關系密切,一個龐大的資本網絡,由此被一條臭蝦牽水面,也揭開了它幾乎壟斷上海校園團餐的無奈現(xiàn)實。
網友提到,新希望集團劉永好家族連續(xù)22年蟬聯(lián)四川首富,旗下?lián)碛?家上市公司,這種資本光環(huán)讓部分招標單位放松警惕,甚至出現(xiàn)“帶病中標”的怪象。
隱形的資本網絡
綠捷的唯一直接股東是一家香港公司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這家港企成立于2018年4月,本身是為收購綠捷而設立的SPV實體。其中三名董事分別為ALEX TIANLI ZHANG(張?zhí)祗遥?、王航、陳云儀。
繼續(xù)向上穿透,綠捷股權結構變得更為復雜。GreenExpress Foods,Ltd.之上,還有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GreenExpress Foods(BVI),Ltd.,開曼注冊的KGF Asia Holding,Ltd,香港注冊的KGF AsiaHolding,Ltd,層層穿透后,指向了一家名為Kilcoy Global Foods,Ltd(簡稱:KGF)的肉類供應商。
KGF是一家由厚生資本參與創(chuàng)立的澳大利亞食品加工巨頭,目前正計劃美國上市。美股招股書顯示,其主要股東包括AnantaTrust,持股45.44%,為第一大股東;厚生投資持股38.95%,為重要股東;鯤行投資持股5%。
其中AnantaTrus受益人為劉永好家族成員,委任代表為劉暢。至于厚生投資,2014年王航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新希望在泛農業(yè)、泛食品領域的并購投資主要依靠厚生。”
層層穿透后,綠捷最終指向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和厚生資本,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這種“離岸SPV控制內地主體”的模式,可以實現(xiàn)責任隔離與風險控制,用離岸加購將運營實體綠捷與最終控制人進行法律上的分離,讓真正的受益者隱身幕后。同時,便于未來的融資或上市,還能減輕稅務負擔以及規(guī)避一些監(jiān)管要求。
復雜的人事交織
股權之外,綠捷還和新希望、厚生投資有著密切的人事交織。
厚生投資官網的投資團隊介紹顯示,王航和張?zhí)祗叶紴楣緞?chuàng)始合伙人,王航還同時兼任新希望集團副董事長。
陳云儀為執(zhí)行董事,現(xiàn)任Kilcoy Global Foods首席戰(zhàn)略官。此前曾主導厚生投資對Kilcoy盡職調查工作,并任CFO負責Kilcoy并購后整合工作。
厚生投資成立于2010年,最初就是由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南方希望實業(yè)有限公司等新希望系公司和包括王航在內的股東共同出資成立。目前,持有厚生投資39.6%份額的拉薩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地實業(yè)有限公司,是新希望投資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再來看綠捷的人事關系,董事長陶熙,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葛均鋒,董事董昕宇,監(jiān)事王汝亞。
董事長陶熙,曾是新希望六和集團的總裁、董事,目前,其仍在廣州六合飼料、金橡樹投資等多個新希望系公司擔任高管、股東。
葛均鋒的身影更是頻繁出現(xiàn)在與新希望、厚生投資關聯(lián)的數(shù)十家公司中。其參股的上海易亭投資,背后站著新希望創(chuàng)始人劉永好父女;其持股的厚生信新合企業(yè)管理,股東包括新希望副董事長王航;其擔任監(jiān)事的威海味島食品、上海蕓味食品,均隸屬于KGF——這家公司同時也是呷哺呷哺、麥當勞中國的供應商。
04
神秘人張國華
2018年,KGF從一位叫張國華的人手里,分三步收購了綠捷:先收60%,再收10%,最后的30%股權對價附有對賭協(xié)議——以綠捷2019財年利潤為條件。
而張國華的姐姐張美華,目前為品測(上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品測)的股東,上海品測和綠捷的關系似乎也不簡單。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品測主要從事食品與水質檢測,其中就包括了農產品。天眼查顯示,上海品測在上海地區(qū)中標的食品檢測相關項目達171個,其中客戶包括上海市長寧區(qū)、閔行區(qū)、徐匯區(qū)等多個區(qū)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品測的客戶中也有不少學校,但中標項目大多為校服檢測。
值得關注的是,天眼查顯示,上海品測與綠捷共用一個企業(yè)郵箱。公司座機號碼雖然目前不一樣,但上海品測2016年企業(yè)年報中使用的電話,和目前綠捷的座機號碼相同。
據工商信息變更記錄,2018年7月,綠捷曾短暫成為上海品測的唯一股東,但一個月后就火速退出。
另外,據時代周報報道,上海品測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顓興東路1058弄9號,與綠捷食品僅距離為326米。其記者去綠捷公司實地采訪時發(fā)現(xiàn),綠捷門口還停著一輛車身上貼著品測字樣的車。
有網友質疑,上海綠捷莫非又當選手又當裁判?這一點在KGF招股書中也有答案。2020年港股招股書中的關聯(lián)人士中出現(xiàn)了上海品測的身影。招股書披露,品測的前實控人張美華,正是張國華的姐姐。不過綠捷被收購后,張美華的持股比例降到20%。
關于張國華,其早年涉足食品飲料行業(yè),曾是上海飲料食品廠股東,也在由供銷社改制而來的區(qū)屬大型企業(yè)集團——海星集團任董事。
相關公司:新希望集團sz00087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