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信親兄弟,親嫂子的話,什么都沒有了……”
6月28日凌晨,浙江天臺,53歲的電工許某,在家中自縊身亡,身旁只留下一封絕望的遺書。
事發(fā)后,當(dāng)?shù)厝嗽趺炊枷氩坏剑?strong>這個老實了一輩子的電路工人,竟會因哥嫂背上400萬債務(wù)。
更詭異的是,那筆200萬的貸款明明已經(jīng)打進了銀行,卻憑空消失了。
許某究竟是如何背上債務(wù)?消失的200萬背后,又藏著怎樣的驚天騙局?
巨額擔(dān)保
許某這輩子就是個老實巴交的普通人,1997年接了父親的班進電力系統(tǒng),離婚后搬回父母家,跟兒子相依為命。
性格內(nèi)向的他沒經(jīng)歷過什么風(fēng)浪,唯一一次“破例”,是給哥哥的前妻徐某群做貸款擔(dān)保。
徐某群做生意十多年,跟泰隆銀行打了半輩子交道,名下兩筆貸款都是許某簽的擔(dān)?!?0萬的明年到期,150萬的今年4月1日要還。
許某早想撤出來,畢竟不是小數(shù)目,可架不住哥哥一句“都是一家人,幫襯一把”,一直沒好意思真拒絕。
今年3月,150萬那筆貸款要到期了。
按銀行規(guī)矩,徐某群得先還本金才能續(xù)貸,可手里真沒那么多錢。
等她找客戶經(jīng)理金某意想辦法時,對方給指了條路:找“過橋資金”先墊上,等續(xù)貸下來再還回去,就用一天。
徐某群又找上了許某,可許某上次擔(dān)保就挺后悔的,這次說啥都不樂意。
金某意有意無意地也在勸,尤其是一句“續(xù)貸后讓徐某群跟她妹妹互保,你就能徹底脫?!?,徹底戳中了許某的心思。
熬了這么久終于能卸下?lián)恿藛幔勘粨?dān)保身份折磨了兩年的許某動了心,沒多想就答應(yīng)了。
見事成,金某意直接給了個電話,說是自己認識的一名放貸人,名叫潘某。
3月26日,徐某群托朋友聯(lián)系上潘某,談好借150萬,一天利息22500元。
可簽合同時,許某卻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不是“擔(dān)保人”,是“共同借款人”,這一詞之差,帶來的風(fēng)險可是完全不同的。
但此時,徐某群和金某意都催他,說“就是走個形式”,他猶豫了下還是簽了字。
誰也沒料到,這字一簽,許某墜入了深淵。
連鎖反應(yīng)
第二天一早,徐某群剛拿到150萬準備去銀行還款,金某意的電話突然打來了。
金某意在電話里說“150萬不夠,得250萬?!?/strong>
原來,徐某群妹妹徐某霞的250萬貸款恰好也到期了,由于徐某群正是擔(dān)保人,所以銀行方面要求她先還清妹妹的貸款。
但徐某群哪里湊得出這100萬出來?所以她第一時間就拒絕了。
可金某意卻還在勸說徐某群借錢,表示100萬借不到的話,50萬也行,而且“一起辦能降利息”。
徐某群只能回頭再找潘某加借50萬,此時借款總額來到200萬,利息也一下漲到3萬一天。
按照金某意的指引,徐某群在銀行柜臺把200萬轉(zhuǎn)到了徐某霞的賬戶,對方說這是“走流程過賬”,能同時辦姐妹倆的續(xù)貸。
可誰知,錢一轉(zhuǎn)過去就沒了動靜,徐某群在銀行樓下冒雨等了一天,自己的續(xù)貸始終沒有批出來,得到的只有“再等等”的答復(fù)。
接下來的一周,借錢的徐某群、放貸的潘某和擔(dān)保的許某一直跑銀行、打電話,毫無進展。
直到后來徐某霞打通了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三人才知道他們被那個姓金的給耍了。
事實上,徐某霞賬戶里的錢早就到賬了,只是剛到賬就被銀行劃走了,用來還她那筆250萬貸款的窟窿。
但問題是,這筆貸款的還款日期明明5月份才到期,銀行憑什么在沒有通知本人的情況下私自用于“提前還款”?
為此,徐某霞多次要求銀行還錢,均未果。
這下,續(xù)貸自然也是辦不成了,潘某見錢收不回,直接把許某、徐某群和徐某霞告上法院。
5月底開庭時,徐某群躲著沒來,徐某霞在臺灣無法到場,只有許某孤零零站在被告席。
活活逼死
法庭上,許某說自己被騙了,潘某是職業(yè)放貸人,這筆高息借款合同應(yīng)該無效。
可他拿不出證據(jù),法院只認借條和轉(zhuǎn)賬記錄,判他和徐某群共同還147萬本金加利息,
那3萬“過橋費”則被算成了提前還款,從本金里扣了。
這下情況變得一團糟了,徐某群續(xù)貸沒辦成,許某之前的擔(dān)保還在,銀行直接申請了支付令,讓他擔(dān)265萬的連帶清償責(zé)任。
兩張法律文書接連送到手上時,已經(jīng)深受刺激的許某徹底垮了。
他天天給徐某群打電話,一開始對方還說“會處理”,后來干脆不接了。
找哥哥,哥哥只能空口承諾“我來還”,可他一個普通人哪拿得出四百萬?
萬念俱灰之下,6月26日晚上,許某在健身房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警察排除了他殺,留下的遺書里,滿是對親情的失望,說自己輕信了人,背上了一輩子還不清的債。
他走后,整個家也隨之亂套,父母終日以淚洗面,不敢出門見人。
哥哥被流言戳得抬不起頭,明明前妻借錢的事他一無所知,卻被說成“合謀害弟弟”。
隨著判決落幕、人命歸天,債主潘某卻突然找上徐某霞簽和解書,這回他可一點都不強硬了,稱只要還68萬,就不再追究許某和她的責(zé)任,也不強制執(zhí)行徐某群。
有人說潘某是心虛,畢竟這錢是金某意介紹的,他跟金某意早就認識。
9月,監(jiān)管部門的意見書下來了,承認銀行有疏漏:提前扣貸沒問過徐某霞意愿,續(xù)貸條件沒說清,還泄露了客戶卡號。
可對“金某意誘導(dǎo)還貸、推薦高利貸”的指控,只說“證據(jù)不足”。
徐某群不服,要往上申訴,至今沒消息。
記者找金某意核實,對方只說“無權(quán)接受采訪”,再多問就閉口不答。
事件中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機關(guān)算盡”,只是可憐許某,這個平時連跟鄰居紅臉都不會的老實人,會被債務(wù)逼到絕路。
一切的源頭,只是三個月前那次想“解脫”的擔(dān)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