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底,一紙決議被歐洲通過,伊朗又被拉回了制裁名單,這次不是某個國家單方面“甩臉子”,而是整個國際組織正式拍板:伊朗的石油、金融和軍火交易,統(tǒng)統(tǒng)重新按下“暫停鍵”。
這事對伊朗來說,不只是“買不了武器”這么簡單,真正扎心的是——十年難得的機會擺在眼前,卻被自己一手錯過,本來有條件、有窗口、有買家,結果拖來拖去,啥也沒真正敲定,現(xiàn)在門關上了,再敲也沒用。
從現(xiàn)在開始,伊朗想靠外部力量提升軍力,基本可以說是“想都別想”,而這十年,到底錯在哪?
安理會下狠手,伊朗嘴上硬,心里苦
聯(lián)合國這次動真格,不是象征性“警告”,而是把原本在2020年取消的那一整套老制裁,原封不動地搬了回來,尤其是武器禁運這一塊,卡得特別死,只要是軍火相關,不管是買是賣,哪怕是修修補補,都得先過聯(lián)合國那道關。
伊朗當然不樂意,佩澤希齊揚第一時間就安慰國內民眾,說情況沒那么嚴重,“我們有自己的路走”,聽著挺有底氣,但實際情況擺在那兒:國內軍工還在摸索階段,外頭的買賣又被堵死,靠喊口號是扛不住現(xiàn)實的。
畢竟過去這么多年,大家也都熬過來了,可問題是,現(xiàn)在的對手更強,風險更多,靠過去的“自力更生”那一套,很難應對如今的局勢。
伊朗嘴上不認慫,是怕影響士氣,但心里其實清楚得很——這次真是被套牢了。
十年窗口空轉,計劃一堆,落地寥寥
5年前聯(lián)合國對伊朗松綁,那時候的氛圍可以說是“萬事俱備”,伊朗軍方曾多次放話,說要采購先進戰(zhàn)機、導彈系統(tǒng)和雷達設備,名字都列得明明白白,連合作方都挑好了:俄羅斯和中國。
可惜,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這些年下來,真正落地的軍購項目幾乎為零,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伊朗始終猶豫不前,伊朗軍方自己也頻頻表態(tài),說“正在洽談”“積極推進”,但始終沒看到實物,更沒有現(xiàn)役部署。
問題出在哪,一方面,伊朗的經(jīng)濟情況不允許大手筆軍購,沒錢啊,通脹壓力嚴重,石油賣不出去,錢包也不敢“沖動消費”。
伊朗內部對軍購這事并不團結,軍隊想買先進裝備,政府財政部門卻擔心“吃不消”,有些保守派還堅持走自主研發(fā)路線,寧可慢一點,也要自己搞,這種“兩頭拉扯”的態(tài)勢,讓很多計劃成了“紙上作戰(zhàn)”。
更現(xiàn)實的一點是,不少軍購項目本身就缺乏執(zhí)行機制,談是能談,簽也能簽,但執(zhí)行層面沒人拍板,審批流程又復雜,中間一拖就黃了。
換句話說,伊朗曾經(jīng)有很光明的未來,十年時間,窗口敞開著,結果光研究了“買什么、怎么買、跟誰買”,就是沒下單,等到現(xiàn)在再想買,禁運令一出,連想象的空間都沒了。
想買也買不了,中國和俄羅斯也要看“規(guī)矩”
很多人覺得,伊朗跟中國、俄羅斯關系不錯,就算被禁運,也能“偷偷操作”一點軍貿交易,但真要了解這事,就知道沒那么簡單。
中俄雖說跟伊朗有合作,但也都是聯(lián)合國的正式成員國,這次制裁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屬于強制性決議,誰都不能明著違背,就算中俄愿意幫忙,也得考慮國際影響和法律責任,尤其是在當下這種敏感時期。
我國早就表態(tài)了,會最大限度給伊朗說話,但不會違背規(guī)則,實則已經(jīng)把話說得非常清楚——現(xiàn)在不是我們不想賣,而是不能賣。
俄羅斯方面態(tài)度稍微靈活一點,但也沒表明具體會賣什么、什么時候賣、怎么賣,說白了,大家都在試探空間,但誰也不會主動撞規(guī)矩。
更關鍵的是,中國和俄羅斯不是“隨便就能靠近的朋友”,更不是“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送”,軍火交易背后牽扯的是政治博弈、經(jīng)濟利益,還有長遠打算,像伊朗這樣被盯得死死的國家,一旦中俄貿然出手,代價不小。
所以,哪怕伊朗現(xiàn)在再著急,也只能干瞪眼,中俄不是不講情面,而是有規(guī)矩要守,有時候,不是你想買就能買,也不是別人想賣就能賣。
窗口期一關,短板暴露,風險雪上加霜
眼下這場制裁,雖然是“老劇重演”,但這次的背景完全不同,2020年之前,伊朗還能靠“拖時間”來應對,制裁一來就忍,機會一到就搶,可現(xiàn)在不行了,窗口關了,門也鎖了,未來還能不能再開,誰都沒底。
更麻煩的是,伊朗的軍力短板一直沒補上,特別是空軍,幾十年沒換代,裝備老舊,維護成本高,戰(zhàn)斗力早就跟不上對手,伊朗的空中力量一旦真要對抗,很可能撐不了幾天。
防空系統(tǒng)方面也不樂觀,國產系統(tǒng)雖說在努力追趕,但在實戰(zhàn)中能不能頂住高強度打擊,還得打個問號,而且,反導、預警、電子戰(zhàn)這些現(xiàn)代戰(zhàn)爭必備的體系,伊朗目前都還不齊全。
在過去十年,伊朗本可以借著“禁運解除”的機會,補齊這些短板,哪怕只完成一部分,也算邁出一步,可惜的是,拖來拖去,把機會白白浪費了。
現(xiàn)在回過頭看,這十年像是“空轉”,忙了半天,沒見實效,等敵人都換了新裝備,自己還在修理老飛機,再往后看,情況只會越來越難扭轉。
機會不是等來的,是抓住的
伊朗這場局,說到底不是輸在別人封鎖得有多狠,而是自己在機會面前猶豫太久,國際博弈很現(xiàn)實,機會窗口一旦關上,下一次再開啟,不知道是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了。
那些年里,伊朗有足夠的借口,也有足夠的時間,可惜缺了一點執(zhí)行上的果斷,現(xiàn)在想補救?太遲了。
這事也給其他國家提了個醒:戰(zhàn)略機會不是等來的,是靠果斷決策和清醒判斷爭取來的,猶豫一次,可能就要為此付出十年甚至更久的代價。
而伊朗,現(xiàn)在能做的,只剩下一句老話——別再錯過下一個機會了,如果還有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