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燒烤攤上跟著肉串上下翻飛,加入火熱馕坑為熱馕、烤包子、架子肉、烤全羊增色,成為涼菜最后撒上的點睛之筆……
如果要用一種味道形容新疆菜的靈魂,說孜然,應該沒人反對。
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總之,想做新疆菜加一撮孜然絕不會錯。
但若是你以為這就是新疆人對孜然的全部熱忱,那顯然大錯特錯,因為巴扎(少數(shù)民族的集市)上還有更加神秘的存在——
孜然gelato。
泛著清新草本色澤的冰淇淋球,撒上整粒孜然做點綴,入口后濃郁醇厚的奶香和淡淡的孜然香味交織融合,咬碎孜然粒的瞬間,明顯的咀嚼感和孜然味瞬間放大味覺體驗,形成既風馬牛不相及又意外和諧的奇妙組合。
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這種震驚外地人一百年的“邪修”組合,在新疆人眼里倒也不算出奇。
畢竟早在自然成為廚房必備之前,這味來自遙遠異域的神奇籽實就是全能存在,維吾爾族香茶、甜點、維藥……
孜然百搭新疆一切。
新疆的美食,少不了孜然 | 作者供圖
01
小香料,大用途
/一粒孜然的“前世今生”/
孜然源自波斯語“Zireh”的音譯,作為和絲綢貿(mào)易歷史一樣悠久的香料貿(mào)易重要組成。
它還有一個更富異域風情的名字——安息茴香(這里“安息”指西亞的安息帝國)。
孜然是調(diào)料市集上的???| 圖蟲創(chuàng)意
作為“舶來品”的孜然因為外形酷似小茴香,獲得了諸如阿拉伯茴香、野茴香的別稱,但隨著實踐人們發(fā)現(xiàn)孜然的味道和口感與小茴香完全不同。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孜然芹的果實,孜然氣味濃郁熱烈,且富有油性,碾碎加熱后風味更盛,而這奇妙的草本香氣主要來自其蘊含的枯茗醛。
新疆是中國最早種植孜然的地區(qū)。
在這里,孜然既是香料,能夠提取香精油;也是調(diào)料,可以用來烹調(diào)葷素菜品。
甚至在維吾爾族香茶、維藥中也有廣泛應用。
二道橋的食品小店 | 圖蟲創(chuàng)意
不同于其他調(diào)料講究和食材、做法搭配,新疆人對孜然的偏愛則是做什么都能放一點。
·烤肉烤魚
燒烤可以說是新疆人的本命食物,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且末縣滾魯克墓地就出土過大約來自2700年前的烤羊排。
新鮮炭火現(xiàn)烤的紅柳烤肉、放進馕坑肉汁充盈的烤架子肉,戈壁灘隨意支起炭火的冷水烤魚……
加了重調(diào)料的烤魚 | 作者供圖
和食材一起加熱的孜然是新疆燒烤的底色。
趁著烤肉的余火點上一個加工馕,馕餅在高溫下外表干脆內(nèi)里喧軟,撒上厚厚一層食鹽、孜然、辣椒,夾上三到五串烤肉用力一捋,連肉帶馕大口下肚,濃郁的孜然香氣直擊味蕾。
調(diào)料給烤馕增添了層次 |作者供圖
·葷素涼菜
新疆人的廚房總少不了孜然,提前在市場磨好的孜然粉被細心裝在密封小罐,拌面菜、抓飯、大盤雞……都能放一點。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比起內(nèi)地人熟悉的孜然和肉食組合,新疆人也很擅長用孜然料理素菜,辣皮子熗鍋,加入新鮮當季的嫩韭菜炒至出鍋前加上加入孜然粉,幾種激烈的味道相互碰撞下,最簡單的素韭菜也煥發(fā)出全新飯張力。
和田烤包子 | 圖蟲創(chuàng)意
而拌涼菜加幾粒熟孜然則是新疆小菜的點睛之筆,無論是皮辣紅還是紅黃蘿卜絲,頗具咀嚼感的熟孜然足以為熟悉的食材賦予全新味型,組成地道新疆味。
·火鍋鍋底
沸騰狀態(tài)的孜然鍋底,細碎的料渣隨著熱氣不斷翻涌,麻辣紅油和孜然充分融合,十分重口但又讓人欲罷不能。
孜然鍋底 | 作者供圖
鍋底的濃郁程度,使蘸料失去用武之地,下入新鮮的牛羊肉切片、土豆片、寬粉、魔芋塊每一種都能絕佳配適鍋底滋味。
02
生、熟、整粒、半粒、粉
/新疆人對食物的講究全用在孜然上了/
眾所周知,新疆人熱愛美味,但卻沒耐心摳細節(jié),無論是按盤子大小給菜起名,還是特色菜一家店一個做法都透著大西北的任性隨意。
而能夠顛覆這種刻板印象的只有孜然。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和大多數(shù)辛香料一樣,孜然的香氣會隨著空氣揮發(fā),保管不當很快便會成為沒什么味道的普通粉末。
因此對新疆人來說,最標準的家庭孜然獲取方法,是就近找農(nóng)貿(mào)市場,先整粒稱好重量,再交給攤主現(xiàn)場磨粉裝袋,普通食品袋起不到密封效果,帶回家裝進密封調(diào)料罐才算完。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香氣最足,味道最好的孜然一定是本地產(chǎn)的新孜然。飽滿的干孜然粒尚未經(jīng)歷長時間儲存,顏色澤既不過分鮮艷,也不暗沉,只要打開袋子就會沖出濃烈純正的香氣。
人們細心的按照用途不同分出:生、熟、整粒、半粒、粉的不同選擇,根據(jù)需要不同可以直接現(xiàn)場加工。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生孜然聞起來香味最淡,適合炒菜或者燉煮,和食材一起下鍋,通過高溫逐漸激發(fā)香氣和食材融為一體;熟孜然則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烘烤,香味濃郁可以直接入口的完全體,做蘸料或者拌涼菜必不可少。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按不同形態(tài)來分:
整粒孜然烹飪相對容易,香氣散發(fā)緩慢而穩(wěn)定,耐得住長時間燉煮,保持著一定咀嚼感;
磨制好的孜然粉則完全不同,香氣充分打開的同時,對火候有嚴格要求,時間稍長就容易出現(xiàn)焦苦味;
介于兩者之間的半粒孜然,算是取兩家之長,從中間剖開利于香氣散發(fā),相對完整的狀態(tài)用在烤魚、烤肉時不那么容易糊。
燒烤離不開孜然 | 圖蟲創(chuàng)意
毫不夸張的說,學會怎么使用孜然,新疆菜你就學會了一半。
03
孜然味=新疆味
/新疆人背包里的鄉(xiāng)愁/
相比許多運輸不便,除了新疆就吃不到的故土滋味,體積小,方便攜帶的孜然粉是新疆人最容易緩解鄉(xiāng)愁的味道。
媽媽嚴選的孜然粉里三層外三層包進行李,千叮嚀萬囑咐,不用的時候要擰緊蓋子。
加了黑蜜和孜然粉的碎年糕 | 圖蟲創(chuàng)意
至于用法,孜然比在新疆的時候還要不挑:
辣炒魷魚加一點,瞬間有了鐵板烤魷魚的煙火氣;青椒土豆片加一點,下飯力直接MAX;如果剛好有塊好羊肉,那新疆人就能端出拿手菜——炒烤肉。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作為復合辛香料,孜然的味道往往很難像酸甜苦辣一樣被精準描述,千言萬語最后匯成:“這味道好新疆??!”。
羊肉烤馕 | 圖蟲創(chuàng)意
從離家前被媽媽強行塞進背包的孜然,到孜然火鍋底料成為公認的新疆“留子”必備好料。對于遠行者來說,孜然好用、好吃之余,也是最容易觸及的鄉(xiāng)愁,不同的地域食材又為孜然創(chuàng)造出更多多元吃法。
如果你有機會來新疆,要嘗一嘗孜然火鍋啊。
作者:Chris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