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國際新聞里,有兩件事特別值得關注:一邊是中國與聯合國達成合作協議,一個全新的聯合國機構將落戶上海;而另一邊,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卻被攔在聯合國總部外。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不難看出聯合國體系正在發(fā)生變化。
目前已經有兩家聯合國機構決定設點上海,除了前面提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上海成立了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這是它首次在中國設立最高級別的中心。
過去,紐約、日內瓦、巴黎一直是聯合國機構最集中的地方,這也是美國在上個世紀國際地位的一種體現,但現在,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當佩特羅的簽證被美國拒發(fā)時,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場外交風波了,美方給出的理由是他“煽動暴力”,敦促士兵不服從命令。佩特羅憤怒反駁,直指美國此舉是在公然破壞國際法與外交豁免權。
其實,佩特羅不是第一個被“卡簽證”的領導人,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也因為簽證問題,沒能參加聯合國大會。這么一來,誰能來、誰不能來,好像全看主辦國臉色了。
佩特羅也沒忍著,開會期間他跑到聯合國總部外面,參加了一場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隔天就氣沖沖回國了,臨走前,他還向所有193個聯合國成員國喊話:建議把聯合國總部搬到一個“更講民主的地方”去。
美國的干預還不止簽證這一招,在最近一次聯合國關于健康問題的高級別會議上,一份旨在控煙、管理高血壓和改善心理健康的草案,也因為美國帶頭反對,最終沒能通過。
美國衛(wèi)生部長嘴上說著關心全球健康,手上卻投了反對票。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很難不讓人想起特朗普時期——他曾公開吐槽聯合國“沒用”,說自己解決戰(zhàn)爭根本不用靠它,后來還干脆退出了世衛(wèi)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有媒體說得挺直接:美國已經從當年聯合國的創(chuàng)建者,變成了如今的“攪局者”,在安理會,美國多次否決涉加沙局勢的決議,早就不是秘密。把聯合國這個“國際舞臺”當成自己家后院,長此以往,誰還會相信聯合國的公正性呢?
和紐約最近遇到的“吸引力下降”相比,上海正越來越受到國際組織的歡迎。不少聯合國機構陸續(xù)選擇落戶上海,這不是偶然,而是國際社會用實際行動做出的選擇。
現在國際組織選地方,標準變了,以前可能更多考慮政治因素,現在更看重的是“中立、安全、高效”這些實際條件,隨著全球經濟政治重心逐漸東移,國際組織也開始把更多資源投向東方。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提供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更重要的是展現出了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比如前幾天,央媽和聯合國一起辦了一場活動,啟動了名為“同一個家園”全球青年影像展。
這個影像展收到了來自51個國家的5.6萬件作品,現場播放的片子展現了中國在海外維和、推動環(huán)保、以及與拉美國家合作等方面的實際行動。
這樣的建設性參與,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就曾公開表示,中國在維和、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公共衛(wèi)生等領域,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強調“共建共享”,我們講的是遵守規(guī)則、平等協商,而不是利用主場優(yōu)勢搞一言堂,這不是要去取代誰,而是希望推動國際體系更加公平,讓更多發(fā)展中國家能夠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佩特羅的激烈呼吁,讓“聯合國總部是否應搬離紐約”這個長期被回避的話題,第一次如此正式地擺上了國際桌面。
誰都知道,真要搬遷沒那么簡單,牽扯到法律、政治、經濟一大堆問題,短期內基本不可能,可這件事的意義其實不在于能不能馬上搬成,而在于它呈現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聯合國應該是全世界的聯合國,可如果東道國動不動就用簽證卡人、用否決權干預議程,那它還談何公正和中立?
紐約作為聯合國總部,是上世紀定下來的安排,如今世界變了樣,這套安排還合適嗎?如果一個國家可以隨意決定誰能來、誰不能發(fā)言,那聯合國所謂的“全球代表性”,豈不是成了一句空話?
現在,有的國家在往外“推”,有的地方卻在朝里“拉”,這一推一拉之間,其實是在倒逼聯合國必須做出改變。如果聯合國還想繼續(xù)保持其全球最重要多邊平臺的威信,就必須拿出辦法,確保每個成員國都能被平等對待。
聯合國關鍵不在于總部搬不搬,而在于它能不能真正改變,未來聯合國有沒有分量,不是看大樓蓋在哪兒,而是看它的制度和行動,能不能代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這次上海設立新機構,可能只是一個信號,它意味著,未來的全球治理不會只由少數國家說了算,而是會越來越多元、合作更廣泛、布局更分散。
這個過程肯定會有爭論和不容易的地方,但這就是大勢所趨——世界正在朝這個方向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