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月光皎皎,習俗悠悠。對基層黨員干部而言,這不僅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踐行初心、服務民生的“黃金契機”。我們當以中秋傳統(tǒng)習俗為“鏡”,將“賞月”“吃餅”“團圓”的意涵融入為民服務中,用實際行動為群眾編織幸福“同心圓”。
以“賞月”之“明”,察民生之“需”。中秋賞月,盼的是月色清朗、視野開闊。基層工作亦需這般“明察秋毫”的眼力。我們不能只坐在辦公室里“賞景”,更要走進田間地頭、社區(qū)院落,借著“月光”聽民聲、察民情。農戶的秋收進度是否順利?獨居老人的節(jié)日物資是否備齊?社區(qū)的安全隱患是否排查到位?這些“民生小事”,都是基層黨員干部要緊盯的“月亮”。唯有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才能看清群眾的急難愁盼,讓服務更精準、更對味。
以“分餅”之“勻”,解民生之“憂”。中秋吃月餅,講究的是“分享”與“均等”,讓每個人都能嘗到團圓的甜。無論是醫(yī)保報銷的政策解讀,還是低保補助的精準發(fā)放;無論是老舊小區(qū)的改造升級,還是鄉(xiāng)村道路的硬化修繕,每一項工作都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黨員干部要杜絕“厚此薄彼”,不搞“花架子”,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讓政策紅利像月餅的香甜一樣,傳遞到每一個家庭,讓困難群眾也能感受到節(jié)日的溫暖與黨的關懷。
以“團圓”之“暖”,圓民生之“夢”。中秋的核心是“團圓”,是家人相聚的溫馨。對基層黨員干部來說,群眾的“團圓夢”,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員干部要當好“粘合劑”,幫外出務工者協(xié)調返鄉(xiāng)車票,讓他們能及時與家人團聚;要做好“守護者”,在節(jié)日期間加強值班值守,處理突發(fā)情況,守護一方平安;更要成為“引路人”,帶領群眾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拓寬增收渠道,讓更多家庭實現“腰包鼓、日子甜”的團圓之愿。群眾的笑臉,才是中秋最美的“團圓景”。
月光所照,皆是故土;雙腳所踏,皆是責任。這個中秋,基層黨員干部不必追求“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應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以習俗為媒,以行動為筆,定能在民生畫卷上,繪出最動人的“中秋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