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海淀區(qū)獲悉,“月是中秋圓情是黨群濃”中秋燈謎會活動在萬壽路街道復興黨群服務中心舉辦。轄區(qū)居民、黨員、新就業(yè)群體代表約70人歡聚一堂,賞非遺、猜燈謎、做月餅,在“家門口”體驗了一場妙趣橫生的中秋盛宴。
活動現(xiàn)場,以“月”為軸、以“燈”為媒,設置“傳統(tǒng)節(jié)目表演”“猜燈謎”“中秋典故”“做月餅”四大主題區(qū)?;顒右潦?,國家級非遺項目《古彩戲法》率先登臺。表演者一襲長衫,口彩連篇,“空壺取酒”“帽中藏花”等經(jīng)典戲法接連上演,手法嫻熟、幽默風趣,贏得掌聲此起彼伏;隨后上演的雜技節(jié)目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力與美的《柔術轉花蝶》、驚險刺激的《空竹飛旋》讓現(xiàn)場觀眾目不暇接,大家隨著鼓點齊聲喝彩,近距離領略了中華傳統(tǒng)技藝的獨特魅力。
復興黨群服務中心的二樓長廊化身“燈謎長廊”,200條原創(chuàng)燈謎高高懸掛,題目涵蓋“黨史知識”“中秋典故”“傳統(tǒng)民俗”等類別,既具節(jié)日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意義。居民和小哥們穿梭其間,或獨自沉思,或團隊協(xié)作,答對即可領取一份小禮品,大家在“學思悟踐”的輕松氛圍里完成了一場精神“充電”,更真切觸摸到了黨群陣地的溫暖脈搏。
“自己做的就是香!”在制作月餅區(qū)域,面點師傅示范冰皮月餅制作流程:搟皮、包餡、壓模、脫模,一氣呵成。大家圍坐在一起,分工協(xié)作,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刻著“花好月圓”等字樣的月餅擺滿托盤,香氣四溢。大家現(xiàn)場品嘗“勞動成果”,讓“團圓的味道”在黨群服務中心流動。
萬壽路街道復興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琳表示,此次中秋燈謎會,街道以“節(jié)日搭臺、文化唱戲、服務聚力”為主線,通過“看、猜、聽、做”四個維度,把傳統(tǒng)民俗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既豐富了黨員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強了黨群陣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一步,黨群服務中心將持續(xù)擦亮“黨群陣地@你”品牌,以更多“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活動,讓黨心民心在“復興”中同頻共振、同心共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