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chuàng)制圖,版權所有
電影《戲臺》的影評,我最想寫的是演虞姬的鳳小桐。
鳳小桐的扮演者是余少群。余少群拿過金馬獎,也拿過華表獎。
在《戲臺》中,我覺得是鳳小桐支撐著全劇。如果把鳳小桐去掉,那《戲臺》這部電影,我就覺得沒有必要給它寫影評了。
前面我說過,六姨太不是《戲臺》的靈魂人物,那么靈魂人物是誰呢?正是鳳老板——鳳小桐。
盡管如此,我覺得或許導演陳佩斯只是把鳳老板當配角了,而不是主角,所以其劇情設計在鳳老板身上并沒有層層遞進,而是忽上忽下,真正成了配角。
鳳老板最開始是怎么生的問題,到最后一幕卻是怎么死的問題了。所以這生與死之間跳來跳去,而劇情也在這生死之間的跳躍中,將故事一步步拉向高潮。
而其他角色,如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雖有角色轉(zhuǎn)變,但不鮮明。大嗓兒回到了原點。金嘯天始終是金嘯天。吳經(jīng)理也一直是吳經(jīng)理。徐明禮也一直是徐明禮。思玥的行為在重復,但內(nèi)心戲有很多。洪大帥也一直是洪大帥。
角色性格和心理隨著劇情而走的只有鳳小桐。
開始的時候,鳳小桐是不太敢和金嘯天同臺演戲的。他認為金嘯天是明星了,自己沒有那么大名氣,怕演不好。這是對他演戲角色的擔憂,也是對金嘯天的認可。
本來是怕自己演不好戲的,然而他由于是男旦的原因,一身戲服,還真有人把他當女人了。他居然直接就打退了來騷擾他的士兵。
這兩件事不是遞進關系。前者是鳳小桐對演戲這一職業(yè)的專業(yè)追求,后者是他對角色的喜愛,卻不得不處理因太入戲以至有人真以為他是女人而引來的麻煩。
到真正開始演戲的時候,沒想到和他對臺演戲的居然是大嗓兒,而不是金嘯天。他是拒絕的。
但是他的拒絕很快就淪陷了。有侯喜亭的壓力,也有吳經(jīng)理的哀求,更有戲班整個團隊的性命之憂。
他這一妥協(xié),和前面擔心演不好戲有點沖突了。擔心演不好,并非他對戲不專業(yè),而是他很希望自己配得上這個戲臺,不要因為他的戲而搞砸了。
到了后來,他明知這戲要演砸了,仍然上戲臺去演。這其實是角色性格和心理的一次倒退。
本來應該是遞進的,但是鳳小桐退了。原因正是前面說的,他是由怎么活的問題想到了怎么死的問題。
怎么活,當然是要把戲演好,也就是把虞姬演好,所以才會擔心無法配上金嘯天的戲。怎么死卻是擔心其他演員了,因為他不演的話,都要沒命了。
這或許是配角的命運。
或許把劇情調(diào)換一下順序,先是和金嘯天對戲,后來是大嗓兒對戲,人物就會有升級,此時都不必有后來的情節(jié),應該是演完后就去跳河了。這樣一來,鳳小桐這個人物就會特別鮮活。
在電影中并非如此,考慮到世事往往如此,倒是反映出一種特有的劇情和特有的人物形象,反而顯得真實,和當下的生活貼近。
先有不得不演的惡心,后有必須要演的不甘,再有演了之后的驚喜,最后是演得太真的悲傷。
鳳小桐雖然一身戲裝,內(nèi)心的情感是激烈的,絕不是平靜的。每一次都是極致。這樣的極致將《戲臺》這部電影的層級一次又一次拉高。
鳳小桐為什么跳河?是因為演得太真,被藍大帥看上了。
這最后的這個劇情,我查了一下《戲臺》話劇,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這個劇情。其實話劇是對的。電影反而讓鳳小桐變復雜了。
作為靈魂人物,我覺得純粹要好一些。因為一旦復雜化后,鳳小桐既有反面人物的懦弱、無助、孤寂,又有正面人物的善良、勇敢和堅韌。
這樣的一個鳳小桐,讓電影《戲臺》可以打八分了,但就是無法打到九分,因為鳳小桐不夠干凈。
如果我是導演,可能會讓鳳小桐主演,其他角色都只能是配角。鳳小桐是一個干凈的人,其他的人可以復雜化。這樣電影《戲臺》才會更有意義。
鳳小桐是可以罷演虞姬的。為什么?都有大嗓兒演項羽了,為什么不能讓思玥來演虞姬呢?這樣一來,思玥的形象也會更加立體化。
這部電影真的可以更精彩。據(jù)說戲臺有三部曲,希望另外的兩部曲電影上映的時候,可以看到干凈的人,或者正直的人,又或者說堅韌的人。電影是在話劇的基礎上改編的。既然改編了,就應該改編得更好,力爭達到經(jīng)典的程度。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10月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