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華北平原將迎來持續(xù)干旱天氣。氣象數(shù)據(jù)顯示,10月3日至5日降水量不足5毫米,較常年同期減少80%。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秋播關鍵期遇上干旱,小麥出苗率直接受影響。河北邯鄲老農張大爺直搖頭:"這墑情,種子撒下去都白搭。"土壤含水量已跌破警戒線。
農業(yè)部門監(jiān)測顯示,0-20厘米土層濕度僅12%,遠低于作物生長所需的18%下限。
"八月旱一旱,來年減一半。
"這句老話可不是嚇唬人。
去年同期的干旱導致冬小麥減產15%,今年形勢更嚴峻。專家建議抓緊灌溉保墑。但問題來了——地下水位連續(xù)三年下降,很多機井已經(jīng)抽不出水。
有意思的是,民間早有預警。"秋分無雨春分補",現(xiàn)在不應驗了?氣候變化讓老經(jīng)驗面臨新挑戰(zhàn)。
部分農戶開始改種耐旱作物。谷子、高粱這些"硬骨頭"品種重新回到田間,但收益能有多少?
水利部門啟動應急調水方案。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輸水損耗就占了三成。保險理賠成了新焦點。
去年旱災理賠到賬平均延遲45天,今年能改進嗎?機械播種取代人工撒種。
精量播種技術能省水30%,可一臺設備八萬塊,幾家買得起?
"種地不能光靠天吃飯了。
"這話說得輕巧,設施農業(yè)投入誰來解決?
奇怪的是,城市用水量還在增加。洗車場、游泳池照常營業(yè),農業(yè)用水卻被限。
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仍無有效降水。
這旱情,怕是要持續(xù)到霜降。
抗旱補貼何時到位?
去年每畝50元的標準,連柴油錢都不夠。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
村里剩下老人孩子,誰去打理那些干渴的田地?
有機旱作農業(yè)被寄予厚望。可技術推廣了五年,覆蓋率還不到10%。
糧價會不會因此上漲?消費者已經(jīng)開始囤面粉,超市貨架快空了??购抵笓]部天天開會。
文件發(fā)了一摞,可地里的苗子等不及啊。老把式們蹲在地頭抽煙。他們知道,這時候下雨也晚了,墑情徹底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