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重慶體育館內氣氛既緊張又熱烈——第二十屆“群星獎”廣場舞類終評在此拉開角逐大幕。作為我國群眾文化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每一個登臺作品都承載著地方群眾文藝的獨特風采。其中,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報送、廣東省總工會推薦,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市番禺區(qū)文化館與廣州飛天藝術舞蹈團聯(lián)合創(chuàng)排的《魚游春水》,以濃郁的嶺南風情、靈動的生命律動與飽滿的時代活力,在全國舞臺上勾勒出南國豐收的歡騰畫卷,盡顯粵港澳大灣區(qū)群眾文藝的鮮活魅力。
《魚游春水》演出照片。
精益求精:賽前走臺,只為“游”得更完美
團隊出發(fā)當天,受臺風天氣影響,原定高鐵線路停運,不得已臨時調整行程,繞經(jīng)廣西,才最終抵達重慶。即便旅途疲憊,所有人抵達后未作片刻休整,立即投入到緊張排練中。
在開闊的場館內,主創(chuàng)人員與全體演員重點調整隊形的空間感和動作幅度,尤其對木屐節(jié)奏與高胡音樂的配合、隊形變換的流暢度等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精細化調整。演員們腳穿特制紅木屐,每一次“咔嗒”敲擊都力求清脆整齊,模擬魚尾擺動、躍出水面的姿態(tài)反復演練,力求將“魚群”的靈動與生機詮釋到極致。
這支主要由來自基層單位的“00后”青年女職工組成的團隊,雖非專業(yè)舞者,卻展現(xiàn)出極高的專注與專業(yè)素養(yǎng)。她們中不乏新婚育兒的年輕母親,為了集體榮譽,克服困難堅持排練。一位演員表示:“從廣州到重慶,我們在不同的舞臺、廣場一次次地排演,就是要讓‘廣東的魚’在山城的舞臺上‘游’出最自信的姿態(tài)?!?/p>
《魚游春水》演出照片。
靈動綻放:錦鯉嬉春,舞出嶺南韻味
25日下午的決賽現(xiàn)場,《魚游春水》音樂一起,高胡悠揚的旋律瞬間將觀眾帶入溫暖的嶺南水鄉(xiāng)。身著量身定制、輕薄彈性魚紋服飾的演員們翩然入場,步伐輕巧,紗裙飄逸,伊始便以柔美的群體造型模擬出碧波蕩漾的景象。
隨著節(jié)奏轉換,清脆的紅木屐踢踏聲驟然響起,成為整個舞蹈的節(jié)奏靈魂。舞者們時而屈膝彈跳,恰似錦鯉歡快躍出水面;時而舒展手臂,輕柔擺動,宛若魚鰭劃開漣漪。編排上巧妙捕捉了魚群搶食、穿梭游弋的生動瞬間,通過整齊劃一又充滿張力的集體動作,將“年年有余”的傳統(tǒng)吉祥寓意與新時代廣東人民的幸福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廣東音樂《魚游春水》為基地,大膽融入現(xiàn)代廣場舞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力,成功在舞臺上構建出一個充滿生機與喜悅的視聽世界。
情動于中:幕后汗水,鑄就臺上光彩
比賽結束后,現(xiàn)場反響熱烈,很多人都對這支團隊的服裝造型、木屐感興趣。魚紋服飾貼合主題又不失美感,紅木屐不僅是舞蹈道具,更成為傳遞嶺南民俗特色的重要符號。
節(jié)目編導陳華感慨道:“《魚游春水》歷經(jīng)三次大的修改提升,我們不斷尋求廣場舞藝術的突破。今天在全國的舞臺上呈現(xiàn),大家的努力在評委、觀眾專注的目光中得到了最好的回響?!毖輪T譚婷,同時身兼編舞之一,補充道:“看到姐妹們眼中閃爍的自信光芒,看到我們的‘魚群’如此鮮活,所有的辛苦都化為了巨大的幸福和自豪?!弊鳛槁毠ご砣后w,團隊想用這支舞蹈,展現(xiàn)基層職工的精神風貌,用廣場舞這一接地氣的藝術形式,傳遞新時代青年人的活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魚游春水》演出照片。
廣州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賽后評價道:“《魚游春水》的成功演繹,是我館立足嶺南文化沃土,推動群眾文藝作品精品化、本土化的重要實踐。作品巧妙融合了傳統(tǒng)民俗元素與現(xiàn)代審美表達,展現(xiàn)了廣州群文創(chuàng)作‘貼近生活、扎根人民’的鮮活生命力?!?/p>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羅彥清 通訊員 陳浩
圖片由廣州市文化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