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持續(xù)升級,引發(fā)國際社會廣泛擔憂,而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美國正打算橫加干預之際,美國本土也迎來了新一輪風云變幻。
關鍵時刻,美國發(fā)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事。
第一件事,火藥味濃郁?美軍4枚導彈密集升空。
28日,美國五角大樓證實,美海軍日前在佛羅里達州附近海域成功試射了4枚未攜帶彈頭的“三叉戟Ⅱ”D5彈道導彈,而4枚導彈都是從美軍一艘“俄亥俄”級導彈核潛艇發(fā)射的,最終4枚導彈落入大西洋海域,但具體位置并未透露。
美軍強調,此次試射屬于“按計劃開展的系列測試活動”,旨在檢驗該武器系統(tǒng)的可靠性,并不針對任何國家或國際事件。
據(jù)悉,“三叉戟Ⅱ”D5彈道導彈于1983年研制,1990年開始服役至今,射程在7400公里至11000公里之間,可搭載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多款彈頭,是目前美國最重要的海基核威懾力量之一。
如今,美國突然試射“三叉戟Ⅱ”D5彈道導彈,并且還是4枚,顯然是一個極具戰(zhàn)略威懾信號的舉動。
當前局勢下,美國內外部局勢都不太平,此番高調“亮劍”,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尤其是,這段時間,美國至少3個舉動不容忽視。
一是,近期美國大舉出兵加勒比海地區(qū)并發(fā)動軍事行動,加劇地區(qū)局勢緊張的同時,也拉高了該地區(qū)的沖突風險,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都已開始嚴陣以待,防范美國的突然出招。美國此時“亮劍”,不排除有對拉美國家進行威懾的可能。
二是,近期美伊局勢緊張,在英法德三國的推動下,聯(lián)合國已經(jīng)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而伊朗表示將果斷采取措施應對,不排除再次推動其核計劃,美國此時發(fā)射導彈,同樣可能有警告伊朗的用意。
三是,近日巴以局勢也不斷升溫,英法德等國紛紛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令美以被“孤立”的情況愈發(fā)凸顯,再加上美國也對加沙地帶有所“覬覦”,此事高調“亮劍”,可能也有為以色列撐腰的用意。
此外,前不久,特朗普下令將美國國防部更名為“戰(zhàn)爭部”,日前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更是下令,召集全球數(shù)百名美軍將領回國開會,引發(fā)外界廣泛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突然試射4枚“三叉戟Ⅱ”D5彈道導彈,無疑是令人擔憂的一個情況。對此,國際各方都得提高警惕了。
然而,正當美國高調“亮劍”之際,特朗普又下令出兵了。
第二件事,特朗普又要出兵?民主黨坐不住了,白宮被起訴。
28日,特朗普宣布,應國土安全部長的請求,為了應對美國內部的“極端分子”,他已經(jīng)“指示”五角大樓向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派遣軍隊,以維護當?shù)刂伟才c安全。
29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表示,已經(jīng)授權200名國民警衛(wèi)隊員執(zhí)行為期60天的聯(lián)邦任務。至于后續(xù)會不會增派更多兵力,目前還是未知數(shù)。
不過,雖然特朗普與五角大樓忙著派兵,但俄勒岡州長與波特蘭市長卻表示,波特蘭的安全狀況一切正常,特朗普的派兵舉動是在“濫用職權”。
29日,俄勒岡州和波特蘭市宣布將提起聯(lián)合訴訟,譴責特朗普的“越權行為”并阻止國民警衛(wèi)隊進駐波特蘭。
如此一來,就派兵一事,特朗普政府與俄勒岡州將再次上演漫長的司法拉鋸戰(zhàn)。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之前,特朗普曾以“打擊犯罪”的名義向華盛頓和洛杉磯等地派兵,但遭到了各方強烈抵制,美國法院甚至一度判處特朗普的相關決定違法。
更要注意,華盛頓、芝加哥以及波特蘭等地,都是民主黨主政的地區(qū),因此特朗普的派兵行動也一度被視作是對民主黨的施壓手段之一。
目前,民主黨方面已經(jīng)表示,做好了隨時向需要幫助的州和地區(qū)提供支援的準備。
言下之意,特朗普的派兵計劃能否順利實施,眼下還是未知數(shù)。
此外,28日,美國一項最新民調數(shù)據(jù)顯示,有高達近70%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犯罪率已經(jīng)到達了“不可接受的水平”,但并不支持特朗普政府以“制止犯罪”為由采取軍事行動的行為,認為這對解決問題于事無補,反而可能催生更多的動蕩與混亂。
可見。美國內部的治安問題的確到了一種堪憂的程度,而特朗普的強硬措施,例如直接派兵應對,能否起到作用,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不過話說回來,曾幾何時,美國自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并以“世界警察、反恐先鋒”自居,但如今,美國內部卻不斷上演著新的“靚麗風景線”,這無疑是莫大的諷刺與荒誕。
這還沒完。正當美國內部動蕩持續(xù)之際,另一個更大的危機向美國襲來了。
第三件事,又沒錢了?白宮再次迎來“關門危機”。
9月30日午夜,美國聯(lián)邦資金就將耗盡,如果美兩黨無法在這之前就新的撥款法案協(xié)商一致,那么美國政府將再次陷入“停擺危機”。
28日,特朗普表示,他將與國會兩黨高層會面,以協(xié)商撥款法案,避免政府“關門”。
不容忽視的是,美國債臺高筑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了,而美國政府也不是面臨“關門危機”了,特朗普第一個總統(tǒng)任期內便出現(xiàn)過政府停擺的情況。
追根究底,美國政府“關門危機”背后,還是美兩黨之間的博弈和對抗,尤其9月中旬,民主黨便在國會否決了一項撥款法案,導致局面演變至今。
但眼下,美兩黨之間的爭斗日益激烈,特朗普還不斷向民主黨的地盤派兵,要想促使雙方就撥款法案一事達成共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眼下,留給特朗普斡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fā)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