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我剛來北京工作時,一個同事問過我一個問題:“你知道在北京月入多少才能過得不苦嗎?”
那時的我剛來北京一個多月,居住在狹小逼仄的地下室里,尚未真正體驗過北京的生活。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1萬?”
在我當時的認知里,如果一個月能賺到1萬,在北京就能過得很好了。
同事?lián)u搖頭,伸出了3個指頭在我面前晃了晃:“3萬!”
“什么,3萬?”我不可置信。
同事說根據(jù)他多年的北漂經(jīng)驗,要在北京過上稍微體面點的日子,至少要月入3萬。
對于月入才5千元的我來說,3萬太遙不可及了!
這簡直太打擊我了,我不知道要在北京奮斗多少年才能觸及到這個數(shù)字?
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我在北京已經(jīng)生活13年了,我終于可以大喊:哦耶,我的工資依然沒到3萬。
不過,在我看來我的北漂生活過得還可以,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也算是逆襲了。
從偏遠農(nóng)村到在北京買車買房,再過幾年就能拿到北京戶口,能在北京定居扎根,應(yīng)該算是跨越階級了吧。
如今再看我同事的那句話,月入3萬才能在北京生活,對也不對。
大部分外地人提到北京的生活,第一反應(yīng)就是北京生活成本高。
其實在北京生活久了會發(fā)現(xiàn),如果不追求奢侈生活,只過普通人的生活,北京除了房價比其他地方高外,很多方面的消費反而比其他地方低。
最明顯的就是吃和穿上。
毫不夸張的說,在別的地方你可能吃不到北京特色,但是在北京你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美食,無論是高端酒店,還是路邊攤,價位高低不等。
在小縣城你可以一頓吃20元,在北京15元也可以吃一頓,關(guān)于吃的消費,基本是由一個人的消費觀念決定,跟在哪吃關(guān)系不大。
兩年前我回家過春節(jié),由于沒有提前買衣服,我決定去我們縣城買新衣服。
結(jié)果在縣城逛了大半天,我沒有買到一件稱心的衣服,不是我太挑了,而是太貴了!
隨便一件大衣或者羽絨服都是一兩千,還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雜牌子,當看到衣服上的標簽時,我一度懷疑我看錯了或者走錯了地方,經(jīng)過再三確認,這是我的老家,我已經(jīng)消費不起的地方了。
當然,真要買咱也不是買不起,只是我明知它根本都不值這個價,再買豈不是主動當冤大頭嗎?
我想起在北京我常逛的那些快銷店,款式多樣價格也便宜,還是知名牌子售后有保障,真不明白老家的服裝店有啥資格賣得這么貴?
我懷疑這些店的衣服根本賣不出去!
很快我就被打臉了,在老家生活的同學告訴我,我們縣城的衣服就是這么貴,而且不愁賣不出去。
我問老同學都誰買?。?/p>
老同學說別看咱們這是個小地方,女人們都挺講究的。
我這才仔細打量了一下老同學,在她面前,生活在北京的我真是個大土包。
難怪我剛到家時,隔壁二嬸子瞧了我一眼說,真不像是從北京回來的人。
現(xiàn)在我才明白,原來二嬸子的意思是,北漂多年我還是那么土。
不過話說回來,我發(fā)現(xiàn)在北京生活真是省了不少錢,在北京我穿再土都沒人關(guān)注,在老家就不一定了,沒準受我不了他人的指點,忍痛貸款買衣服。
這么一對比,在穿上北京省錢多了。
回老家呆了一段時間,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老家的菜竟然比北京貴很多。
像蒜薹、芹菜、青菜等一些綠色蔬菜在北京一直都是幾元一斤,在老家卻是十幾元一斤。
我媽說平時沒這么貴,每逢過年時節(jié)才是這個價。
我不禁唏噓了一聲,還是在北京過年劃算,北京的菜價一直很穩(wěn)定,逢年過節(jié)也不會漲價的。
過完春節(jié),我?guī)е覌屢黄饋淼搅吮本?/p>
在北京待了半個月,我?guī)覌屭s了北京農(nóng)村大集,帶她逛了菜市場,帶她逛了服裝店,讓她真正感受了一下北漂生活。
我媽終于對我放心了,因為她不再嘮叨我在北京過得苦了!
說實話,在北京生活的成本其實沒有大家認為的那么高。
我見過很多北京土著,因為沒有房子的壓力,一個月收入五六千也能過得很舒坦。
對于我們這些北漂來說,最大的壓力就是房子,如果不在北京買房的話,生活的壓力基本是小于老家的。
在北京賺錢,回老家買房,我想這或許是北漂最輕松的生活方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