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消費降級的風(fēng)終于吹到了陰曹地府。一塊0.6平米的墓地,最高要賣到四五十萬。昆明的陵園甚至還推出了墓地按揭貸款,最高能貸20萬。家屬還完房貸,還可以還墓地貸,分期也要讓死者住上這種豪華的陰宅。但現(xiàn)在,高價的墓地徹底滯銷了。
我之前講過,殯葬界的“茅臺”福壽園交出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虧損報告。同樣是做高端用戶生意的萬桐園,也是由盈轉(zhuǎn)虧,一塊“風(fēng)水寶地”從12萬腰斬到6300元都賣不出去。家屬寧愿把骨灰撒向大海,也不去看一眼高價的墓地。
為什么最能抵御周期的暴利生意——殯葬業(yè),也不好干了?
因為殯葬業(yè)不被死者的數(shù)量決定,而是由活人的錢包決定,這其實是一門觀念生意。鉆石是檢驗愛情有多深的,墓地的價格就是檢驗?zāi)愕男⑿挠卸啻蟮摹?/p>
大家明面上好像不攀比,背地里都在議論:誰家的葬禮更風(fēng)光,墓地更氣派,子女就更有孝心。一場白事,司儀穿5000塊的衣服,骨灰盒要買十幾萬的,棺木就算不選5萬塊的金絲楠木,也要挑個5000塊的樟木或者杉木。更不要說連辦三天的葬禮、上下打點的小錢,一系列流程下來,連天地銀行都要連夜印鈔。
正是拿捏了“大孝子”的心態(tài),福壽園、萬桐園的高價項目才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再加上中國人也不好意思在這種生死大事上討價還價,所以福壽園就有了絕對的議價權(quán),墓穴的價格漲到了2024年的12.2萬元,比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得還快。買個房,最起碼還有70年的產(chǎn)權(quán);一個小墓地也就20年產(chǎn)權(quán),到期了不續(xù)費,難道真的會挖人的祖墳嗎?
但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錢包空了,觀念就變了。鉆石不就變成了智商稅嗎?死后不住“大房子”也就無所謂了。生前掏空6個錢包買房,死后還得拖垮下一代買墓,這樣的“地獄模式”徹底被打破了。不是說不想體面,是父母不忍心再添負擔(dān),子女也實在湊不出更多的錢了。
今天的中國人再談生老病死、財富分配,都是先緊著下一代,再照看好這一代,最后才會想著上一代。就像電影《人生大事》里說的,“人生除了生死無大事”,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排在生死前面的還有無數(shù)件事:孩子的學(xué)費、伙食費、培訓(xùn)費,房貸、車貸,哪個不得花錢?
官方也看出來,老百姓是有心無力的,一系列文件明確提出了推進公益性生態(tài)安葬建設(shè),多地推出了墓地限價政策,上海也推行了墓穴小型化。陽間不讓炫富了,陰間同理。所以高價墓地的泡沫破得無聲無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經(jīng)濟實惠的海葬、草坪葬、花壇葬、樹葬。
領(lǐng)先一步的日本人,甚至有氣球葬禮:把骨灰裝到氣球里,升到5萬米的高空,氣球自己就爆炸了,靈魂“一步到天堂”。全套的費用加在一起,再拍個視頻,也就1.2萬元。再不濟,也能拼個墓——一塊墓地可以拼放35個骨灰盒,人均價格一萬出頭。
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死法。而這代人也比誰都通透:死后盡孝,不如生前的陪伴來得實在。你覺得呢?歡迎大家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