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的蒼松翠柏間,吳石將軍與夫人王碧奎的漢白玉墓碑靜立于此。這座由長子吳韶成敬立的紀(jì)念碑,已成為連接兩岸歷史記憶的無聲見證。
保定軍校那會兒成績第一, 轉(zhuǎn)頭去了日本陸大, 還是第一名, 吳石這人, 學(xué)東西沒障礙, 那陣子軍界都覺得他前途無量, 本來可以一路高升, 可國民黨后來那氣氛, 權(quán)力里頭都是腐敗, 吳石瞧著心里堵得慌, 1947年就聯(lián)系了中共, 把國民黨整整298箱軍事檔案, 都留在了大陸, 臨要去臺灣的那個晚上, 跟孩子們見了最后一面, 明知山有虎, 船還是得上, 這種心思, 外人看著不懂, 吳石自己有自己的秤, 歷史怎么走, 他心里清楚得很。
臺灣那幾年他進(jìn)了國防部, 參謀次長, 女交通員朱楓過來, 情報就這么傳出去, 臺灣防御圖直接送到大陸, 結(jié)果蔡孝乾那邊出了岔子, 1950年身份暴露, 也就走到了頭, 吳石最后留下一首詩, “平生殫力唯忠善, 如此收場亦大悲”, 話說得很平靜, 沒有半點后悔的意思。
家里人就苦了, 臺灣的孩子沒地方住, 只能在街上討生活, 大陸的孩子因為身份問題, 話都不敢多說一句, 一直熬到1994年, 他的骨灰才合葬回了大陸, 快半個世紀(jì)了, 一家人總算團(tuán)聚, 這里頭有他個人的事, 也有整個時代的事, 全都纏在一起了。
北京西山那邊有個廣場, 修了無名英雄的雕像, 吳石的石像就立在那兒, 巧的是香山那邊, 毛澤東指揮渡江戰(zhàn)役的別墅也在, 兩個地方遙遙相望, 這位置選得有意思, 隱蔽戰(zhàn)線和正面戰(zhàn)場, 隔空對上了, 很多人過去, 在墓碑前看看, 這已經(jīng)不是個故事了, 是一個選擇, 個人的事和民族的事怎么選, 吳石已經(jīng)給出了他的答案。
參考資料:
《福建統(tǒng)一戰(zhàn)線》
《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