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翻侄子的作文本,差點笑噴——他寫我嫂子:"我媽網(wǎng)購拆快遞比我打游戲還積極,昨天買的美容儀不會用,追著我問了三個小時,最后發(fā)現(xiàn)開關沒開。"這哪像咱小時候寫的"媽媽的手長滿老繭",活脫脫把親媽寫成了"迷糊閨蜜"。
網(wǎng)友們的分享更是讓人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筆下,爹媽早就不是"苦情劇主角"了——
有個網(wǎng)友說,女兒寫爸爸:"我爸總在直播間搶9.9的假貨,上次買的'智能手表',連時間都走不準,他還天天戴著跟樓下大爺炫耀。"底下評論笑成一片:"這爹比熊孩子還不讓人省心。"
更絕的是個男孩的作文,寫自己的理想:"我要好好學習,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是為了早點攢夠錢躺平,到時候帶著我媽一起追韓劇,她就不用總偷偷看我pad了。"老師批了句:"目標很實在,但躺平前先把數(shù)學考及格。"
想起咱們小時候寫作文,套路能繞地球三圈:媽媽永遠在深夜縫衣服,爸爸總把肉夾給我,結尾必是"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有網(wǎng)友吐槽:"那時候寫'媽媽的手',不寫皸裂出血都不好意思交作業(yè),現(xiàn)在的孩子寫'媽媽的手',可能會說'我媽做美甲花了三百塊,洗碗都得戴手套'。"
這轉變哪是孩子變了,分明是當?shù)鶍尩陌芽嗳兆舆^成了甜的。有個網(wǎng)友說得實在:"我小時候寫作文,家里永遠'只有一個蘋果',現(xiàn)在我兒子寫作文,家里'水果多到吃不完,我媽總擔心放壞'。不是編的,是真的不一樣了。"
更有意思的是親子關系的反轉。以前咱是"父母默默付出,孩子偷偷心疼",現(xiàn)在是"孩子明目張膽吐槽,父母嬉皮笑臉接受"。有個媽媽曬兒子的作文:"我爸戒煙說了八百遍,昨天還躲在陽臺抽,被我抓包后,居然求我別告訴我媽,還塞給我五塊錢封口費。"底下媽媽評論:"已截圖,今晚讓他跪鍵盤。"
網(wǎng)友們說,這哪是教育變了,是咱這些"被苦難教育長大的人",終于有底氣對孩子說:"那些苦,爸媽替你吃夠了,你只管瞎樂呵。"有個網(wǎng)友分享,自己小時候總吃隔夜飯,現(xiàn)在給女兒做飯,頓頓換花樣,女兒卻嫌她"太折騰":"媽,我想吃泡面,你做的紅燒肉沒有防腐劑味兒。"她笑著笑著就哭了:"這就是我當年拼了命想給她的生活啊。"
現(xiàn)在的孩子也懂心疼,只是方式不一樣。有個女孩寫:"我媽總說自己胖,其實她穿裙子可好看了。我把壓歲錢存起來,想給她報個舞蹈班,省得她天天在家跟著抖音瞎跳,差點把腰扭了。"字里行間沒提"感恩",卻比咱當年的"豪言壯語"暖多了。
說到底,不是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事,是他們不用再靠"歌頌苦難"來證明懂事。就像網(wǎng)友說的:"以前寫作文哭著喊著要報恩,是因為父母真的太難了;現(xiàn)在孩子笑著寫爸媽的糗事,是因為他們知道,爸媽不用再假裝堅強了。"
看著侄子作文里那句"我媽雖然笨,但我還是很愛她",突然覺得,這屆家長沒白扛,那些熬過來的苦,終于變成了孩子筆下的甜。你們家娃寫過啥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文?來評論區(qū)樂樂,看看誰家里的"活寶"更上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