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炮戰(zhàn)的偶然,往往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多年后,指揮炮擊金門的葉飛上將提起那段往事,語氣里總帶著點難以言說的惋惜,那句“如果晚打幾分鐘,胡璉必死無疑”,讓1958年那個夏天的炮火,多了層令人唏噓的底色。
1958年的臺海局勢本就緊繃。美國在中東動武,蔣介石集團趁機喊著“反攻大陸”,頻繁派飛機偵察福建沿海,金門島成了他們騷擾大陸的前哨,八萬多守軍把大炮架得直指廈門城區(qū)。毛主席看準了時機,7月18日在軍委會議上拍板:炮擊金門。這不僅是要懲罰蔣介石,更是要敲山震虎,看看美國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到底管不管金門,同時支援中東人民的斗爭。
這個重任落到了福州軍區(qū)第一政委葉飛肩上。他當即從福州趕到廈門,在離小金門只有5000米的云頂巖設了前線指揮部,這里地勢隱蔽,正好在敵人炮火死角里。那會兒福建正鬧雨季,臺風把道路橋梁沖得稀爛,部隊夜里冒雨趕路,地方群眾和民兵跟著搶修道路、運送物資,硬生生把459門大炮、36個炮兵營都按時送進了陣地。為了打突襲,所有大炮都不試射,準備邊打邊調整,炮手們把炮彈壓進炮膛,手指就搭在火繩上,就怕萬一走火打亂全盤計劃。
原本炮擊時間定了8月23日,但中間還起了個小波折。7月底葉飛接到毛主席的信,說推遲幾天更適宜,他趁機抓緊準備,把金門的目標一個個測好標在圖上,空軍也完成了轉場,等8月21日他去北戴河匯報時,一切都就緒了。毛主席拍板“照你們的計劃打”,還讓他留在北戴河指揮,前線交給副司令員張翼翔盯著。
8月23日下午5點半,總參作戰(zhàn)部部長王尚榮在電話里喊出“開炮”,葉飛撂下電話就對張翼翔重復“開炮”,緊接著459門大炮同時怒吼起來。首日炮擊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一共發(fā)射3萬余發(fā)炮彈,有說法是5.7萬余發(fā),所有火力都往翠谷——金門防衛(wèi)司令部的核心區(qū)域砸。那會兒國民黨金門防衛(wèi)司令部中將司令胡璉,正陪著“防長”俞大維在翠谷湖心亭吃飯,身邊圍著趙家驤、吉星文兩個中將副司令,還有空軍少將章杰(后來追晉中將),幾人剛碰完杯,胡璉在炮擊前數(shù)分鐘離開了湖心亭,俞大維還沒走,后腦就被彈片擊中,那片彈片到死都沒取出來。
湖心亭當場被炸平,趙家驤、吉星文、章杰三人沒來得及反應就沒了命,附近幾百名官兵死傷慘重。后來監(jiān)聽國民黨電臺才知道,飯?zhí)美锼氖鄠€人全被炸沒了,翠谷成了一片火海,有線通訊全斷了,守軍只能用明語喊救命。葉飛在指揮部隔著海看,金門島上濃煙滾滾,炮聲根本分不清單發(fā),全是“嘩嘩嘩”的一片響。
等硝煙散點,觀瞄組發(fā)現(xiàn)守軍想把大炮從工事里推出來反擊,張翼翔立馬下令第二波炮擊,剛露頭的大炮又被炸得人仰馬翻。當天國民黨就死了六百多人,指揮體系差點崩了。葉飛后來聽前線匯報才知道,胡璉是剛走出湖心亭沒幾步,炮擊就開始了,差一點就沒能躲開。他晚年回憶這事總念叨:“炮火打得很準,可惜他命大,早走了那么一會兒?!币阑春?zhàn)役時,胡璉就從包圍圈里跑了,這次又差了這么點,確實讓人惋惜。
這場炮擊震動了全世界,蔣介石給艾森豪威爾發(fā)報,把十萬發(fā)炮彈夸大成三十萬,想騙美國出兵。直到9月8日,美軍真的來給國民黨運輸艦護航,解放軍早定好了策略——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炮彈精準命中蔣艦“美樂”號,把它擊沉了,美軍護航艦一看這架勢,立馬掉頭跑了,這下大家都看明白,美國根本不想真跟大陸動手。后來中央調整了策略,1958年10月6日先宣布暫停炮擊,沒過多久又改成“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炮擊,雙日不打;到1961年12月,就徹底停止實彈炮擊了,只在單日往金門射宣傳彈,一直到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這場持續(xù)多年的炮擊才徹底?;?。
胡璉后來又躲過好幾次死劫,1967年他在臺灣的辦公室被炸,也是剛離開五秒鐘就出事,最后病逝后遺言要海葬在金門海域。葉飛晚年提起那場炮戰(zhàn),還是會為那幾分鐘的差池嘆氣。有人說這是胡璉命大,也有人說這幾分鐘的偶然,反倒讓金門的牽制作用延續(xù)下來,間接挫敗了美國“劃峽而治”的陰謀。歷史就是這樣,差一點或許就是另一個樣子,但炮火里藏著的國家主權立場,從來沒有半點含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